设置

关灯

第535章 吴国十三郡(第2/2页)

    办法,有晋国那个庞然大物在东边挡着,秦国无法东出。

    义渠国和乌氏国,是两个较为强大的戎族国家。

    说是国家,其实只是部落联盟。

    乌氏国且不说,义渠国可是直到战国中期,才在秦昭襄王的时候,被秦人灭国的。

    义渠国和乌氏国的地盘,大致上在后世的甘肃、青海一带,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

    秦人不知道是想讨好吴国,还是想趁此机会,打通中原前往西域的商路,从中牟利。

    不过,不管怎样,庆忌对此都是乐见其成的。

    秦国是一个贫穷的国家,这一点母庸置疑。

    即便能够打通丝绸之路,赚取大量的关税,只要制度不变,秦国就只能是一个军事强国,而无法跟吴国一般,全方面的发展。

    “文种,这商队和所有商品,可已经准备就绪”

    庆忌又将目光放在了左丞相文种的身上。

    文种回答道“大王,商队已经完全筹备,士子、商贾、护卫都已然就位。”

    “所有商品名单,臣已经罗列出来,请大王过目”

    话音一落,文种就呈上一道竹简,让站在陛台边上的中车府令胶滑代为转呈给庆忌阅览。

    庆忌接过竹简后,打开一看,不由得眉头一皱。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

    这一次吴国的对外贸易,针对西方人的贸易,大宗商品主要是丝绸、陶瓷、茶叶,以及纸张,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商品。

    这纸张吴国是不缺的。

    保证能在西方卖出高价。

    至于茶叶,因为庆忌本身就爱喝茶的缘故,所以吴国上行下效,到处都种植茶叶。

    莫说是吴国本土,就算是其他诸侯国,都是盛行喝茶之道了。

    在公卿大夫之家,若没有茶叶招待客人,都不好意思自称是“达官贵人”。

    只是,这丝绸和瓷器,相对来说比较少。

    为什么从中原通往西方的这条商路,被称之为“丝绸之路”

    因为,最热销的商品,莫过于丝绸

    西方的达官贵人们,最热衷的商品,绝对是价值不菲的丝绸。

    “为何这丝绸和瓷器这么少”

    “大王,我吴国的这瓷器的工艺并不成熟”

    文种一脸尴尬的神色说道“天下列国,普遍如此。”

    “以往的陶瓷,只是以碗、瓮、坛的形式出现,并无多少彩绘,且质地粗糙。”

    “大王为对西方贸易,责令工匠改进制陶瓷之技艺,却难以得到多少进展。合格的商品也不多,故而能拿得出手,到西方贸易的陶瓷,自然极少”

    “至于丝绸,我吴国也是大力养蚕,劝课农桑,工艺上不输北方诸国,只是这制作出来的丝绸质量,远不及蜀锦”

    “”

    正常。

    寸锦寸金。

    这个时候的蜀锦已经名冠天下,有价无市。

    就连庆忌自己,身上穿的衣服,都没有几件是蜀锦制造的。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