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14章 吴侯为公击缶(第2/2页)

    吴鸿与吴恒。

    庆忌意味深长的询问道“鸿儿、恒儿,尔等可知,寡人今日为何在盟会上,令秦伯弹筝,并让史官记载此事”

    “这”

    公子鸿与公子恒对视一眼,然后陷入沉思。

    “父王,儿臣以为,吴秦之盟,可为长久大计。”

    公子鸿首先进言道“父王在盟会上的所作所为,虽强势,却不失大国风度。”

    “父王所为者,应是在试探秦伯。”

    “善。”

    庆忌赞许的看了一眼公子鸿,然后笑着问道“鸿儿,依你看,秦伯之为人,如何”

    “若以儿臣观之,秦伯此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做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听见公子鸿对嬴宁的评价,庆忌亦是微微颔首,很是认同。

    在场的孙武、伍子胥等人,也是不禁对公子鸿刮目相看。

    别看公子鸿年纪轻轻的,这眼光颇为独到。

    在今日的盟会上,嬴宁若是婉拒庆忌的弹筝之邀请,或是有一个秦国大臣跟庆忌据理力争。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说不定庆忌还会对秦国君臣高看一眼。

    事实证明,这个时候的秦国,并不会威胁到吴国的霸权。

    “恒儿,你对秦伯有何看法”

    庆忌将目光放在了公子恒的身上。

    都是他的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庆忌不会太过厚此薄彼。

    公子恒回答道“父王,儿臣的看法与兄长不谋而合。”

    “秦人并无冒犯我吴国之心,父王却也不可心存侥幸,对秦国不加防备。”

    “秦国地处西隅,然则历代秦君皆有守土开疆之志,当今秦伯亦然。”

    “只是在秦人看来,盟吴抗晋,图谋中原,利大于弊,这才能对父王,对吴国的所作所为忍气吞声”

    “若有朝一日,秦人崛起,未必不敢南下,与我吴国争锋”

    “善”

    公子鸿与公子恒的说法,都让庆忌赞同。

    实际上,庆忌从来都没有小看过秦国。

    哪怕是在秦穆公之后,秦国只是霸业倾颓,一蹶不振,可远不是宋、鲁、卫、郑这些国家所能比拟的。

    秦国的“倾颓”,只是相对于晋国、齐国、吴国而言。

    “寡人决意,在少习山一带,设立武关,以镇压商于之地。”

    庆忌缓声道“另外,对商于之地的吴秦商路,进行翻修、扩建,加大对秦国的贸易输出”

    在对秦国进行加大贸易输出的事情上,庆忌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

    古往今来,秦人的战力一直都很强悍。

    为何

    简而言之,一句话

    穷山恶水出“刁民”

    恶劣的环境,恶劣的生活,能养成秦人“闻战则喜”,桀骜不驯的性格。

    若是吴国能向秦国倾销大量的奢侈品,丝绸、茶叶、精盐等商品,秦人岂能不“堕落”

    最关键的是,秦国若是在经济上依赖于吴国,一旦遭到吴国的经济制裁,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迫使秦人不敢轻易撕毁与吴国的盟约,挑起战乱。

    庆忌想起现代的一句颇为经典,且流传甚广的诗句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

    当人拥有过幸福的体验,任何一点苦难都会变得格外明显强烈

    贸易战,其实是一种屡试不爽的招数。

    而今吴国的富庶,是别人难以想象的。

    哪怕是原来的齐国,已经在经济上被吴国所碾压

    在这种情况下,吴国可以更进一步,面对在经济上积弱落后的秦国进行“输出”,以求谋而后动。,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