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00章工部学习岁月(第2/2页)

    原的只有突厥人,李渊对太子的提议没有赞同也没有反对。

    事后,夏侯端找到李渊一顿诉苦,表示自己年老体衰弱,实在无法担当这般重任。

    李渊自然是不同意,而且他

    也知道夏侯端为什么要辞职,因此好言宽慰,又多加赏赐,这才安抚住夏侯端。

    经此一事,李渊也意识到让李元吉一个人镇守太原有些不妥,他左思右想,最后决定派几名心腹大将镇守。

    李元吉并州总管的职务,李渊仍然保留,因为他并不放心把兵权交给别人,只有放在自己儿子手中才能让人安心。

    争夺镇守太原的权力,李世民也算一个,不过他刚在朝会上提出来就被李渊否决。

    解决掉刘武周,老李胃口变得很大,找来四兄弟,商议下一步把洛阳的王世充给做了。

    但是太子表示不行,粮草跟不上用,必须要等一等。

    李渊找来民部尚书窦琎,一番询问,发现粮草确实有些不够用,所以只能捏着鼻子等九月秋收再说。

    朝中的风云,随着刘武周的败亡,大唐暂时停止对外扩张,变得激烈起来。

    这其中,主要是太子系和秦王系的斗争。

    随着秦王再度立下功勋,秦王系的臣子们说话腰板硬的不能再硬,张口闭口秦王有理。

    政事堂中,随着秦王归来,窦威、窦抗、陈叔达三人也是隐隐约约稳压太子一头。

    太子这边虽然有刘文静,还有一个齐王,但到底不如秦王的人多。

    至于楚王李智云,大部分时候都不在政事堂议政。自大胜刘武周之后,李渊除了加封他的勋职,同时也任命他为工部侍郎,待在工部观政学习。

    老李觉得五子在政事上显得过于愚笨,打算让李智云从基层开始慢慢学习。

    对此,李智云也没有意见,他现在虽然在工部上班,但是政事堂一旦发生大事,李渊一定会叫他过去。

    而且,随着政事堂火药味越来越浓郁,李智云其实并不想进去掺和一脚。

    此外,他

    愿意去工部,主要也是想把火油的事情搞定。没有他亲历亲为,工部的牲口始终搞不定。现在对外战事频繁,火油这等战略物资自然是多多益善。

    火油矿在巴蜀那边找到不少,原材料有了,制作起来自然不用担心。

    在工部上班,没人敢给李智云摆谱,全都全力配合李智云。就算是工部尚书武士彟,那也是十分配合。再加上岳祖父杨士贵的帮忙,他在里面混的如鱼得水。

    是故,勾心斗角的事情,李智云倒是没有遇到多少。不过,工部的基本情况运转,以及人员往来的细则,李智云暗地里倒是学习到不少有用的东西。

    他以往扎根军中,少在官场经营,对于各中一些套路不甚理解。这次在工部观政,倒是让李智云获益匪浅。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