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四章 商议国事(第1/2页)

    朱桂微微抬了一下手,算是礼貌性地虚扶了一下,便道“众位臣工请起吧。这一次是寡人第一次召开会议,还望众位臣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我肃藩的发展贡献智慧谋略。”

    “谢殿下。”众位臣工又向朱桂磕了一个头,齐齐地说道“臣等一定略尽绵薄,为殿下效力,为肃藩和大明效力。”

    朱桂很满意他们的态度,微微笑了一下,便模仿着朱元璋上朝的口吻说道“诸位臣工可有什么事情要禀报若国中有事,请速速报来。”

    话音刚落,第一个站出来的是甘州左卫指挥使杜有邻,只见他拿着奏折,冲朱桂施了一礼,道“启禀殿下,臣昨夜拟就的修缮甘州城墙的折子已蒙殿下恩准拨款十万两,臣奏请殿下下令即日开工,以求早日修好城池,保护城内百姓安居乐业。”

    昨夜他的奏折虽然已经被批准,但是也得拿到今天的正式会议上去批准,否则就不能算是通过了正常的程序。

    对于修缮城墙这种事,列为大臣都没有异议,谁都知道甘州的城墙实在是不牢固了,都还是沙土的,老鼠都能打个洞,在这里住着实在是太不安全了,修墙不仅是重中之重,还是当务之急,修,必须修。

    于是,杜有邻的提议很快便获得了通过,当下便由朱桂拨款十万两白银,交给杜有邻,让他全权负责城墙的修建工程。

    银子不够就先打基础,搞前期工程,等以后赚了银子再搞后续工程。

    商量好这件事之后,朱桂又扫了一眼当朝的诸位大臣,幽幽地问道“修城墙的事情已经定下来了。列为臣工还有别的事吗”

    众位文武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说话,毕竟朱桂刚来,哪有那么现成的大事啊

    朱桂见众人不再说话,便长吸了一口气,撇撇嘴,道“既然你们没有问题要议,那就议一议寡人这件事吧。左长史,咱们肃藩的粮食还有多少,自给率是多少”

    这话问得王府的左长史魏延嗣一脸懵逼,他也是刚刚来到肃藩,底子还没有摸的太清,不过,他既然身为王府的长史,职责就是管理藩王的民政,类似于王国的丞相,这种事不问他问谁

    事实上,明初的那些藩王们还是有丞相的,但后来朱元璋干掉了胡惟庸,废除了丞相,王国的丞相自然也就废掉了,得跟中央保持一致嘛。

    王国的丞相后来被老朱改成了左右长史,职责还跟丞相差不多,负责王国的大小民政。需要说明的是,在洪武年间,在王国当一个长史还是很有前途的,许多朝中的尚书之类的高官都是王府的长史升上去的。

    当然,一向鸡贼的老朱一向是不会让别人白拿好处的,长史们确实前途远大,但是一旦藩王们有了错,也都是他们背锅,理由是没有教导规劝好藩王。

    这就是当今的大明天子无比清奇的逻辑。

    总而言之,在洪武年间的藩王手下当长史是个技术活儿,干好了可以平步青云,干不好吗那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了。怪就怪自己命不好。

    当然了,随着后来的大明藩王们被当猪养,这藩王长史的地位也就越来越不重要了,到后来都是一群举人去干。

    人家好不容易考中个进士,你安排人家去当藩王的长史,那人家不跟你急眼才怪,据说还有为了这事儿打架的。

    魏延嗣知道自己身为长史,负责管理民政,职责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