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51节 铜矿(第1/2页)

    夜,月朗星稠。

    杀死约一千白袍骑兵后,张一三和部下饱餐一顿铁锅乱炖马肉。

    此刻,除暗哨,大家正在酣睡。

    次日睡到自然醒,张安汗丹汗女儿,张一三弟子找到张一三。

    “师父, 昨天晚有两波使者,他们自称来自夷播海南岸,一个叫大玉兹,前身是乌兹;

    一个叫吉利吉思,前身是大宛。”

    张一三头也不抬吩咐,“你和秦宝各带一万骑兵过去, 让他们汗王出城投降,如果不愿, 把王室杀干净。”

    “是。”

    张安躬身倒退离开营帐。

    隔日张新收到张一三前线战报, 主要内容是请求在夷播海,也就是巴尔喀什湖西岸设立屯垦兵团。

    打量战报内容,张新隐隐感觉遗漏什么

    忽地想到夷播海北岸是有名的铜矿带,那里有世界排名前十的铜储量,还有数量不少的伴生金矿。

    如此,张新决定从福晋城调十九万人在夷播海设屯垦兵团,待稳定后立马开采。

    一边戍边,一边种田,一边采矿,稳赚不赔。

    与此同时,于东海的三万骑兵,七万卒兵正押着一批又一批俘虏往前西宁县,通过火车送到南部,参与修铁路。

    同一时间,两千禁卫军在瓦刺北部边境附近,一处叫阿里苏的小地方, 与一队约两千斯拉夫火枪兵遭遇。

    两边都是一愣,有点突然。

    因为语言不通, 加上事发突然,火拼发生。

    禁卫军武器是一米直径重型圆盾,五枚标枪,一柄狗腿弯刀,每三人配一柄骑兵弩。

    打法是盾阵在前,标枪和骑兵弩攻击。

    斯拉夫人使用遂发火枪和刀剑盾。

    因为火枪,对峙初期势均力敌,近战后斯拉夫人崩溃,两千人只有三四人逃脱。

    消息很快传回各自后方。

    斯拉夫前线指挥官库图索夫疑惑看向逃回来的士卒,“对方不是瓦刺骑兵”

    “不是,”士卒形象狼狈介绍道,“他们比瓦刺骑兵更强,更有纪律。”

    当天,库图索夫从其它渠道知道,他的对手是明朝。

    蓝玉很快也从俘虏口中知道库图索夫。

    米哈伊尔一世沙皇坐下挥指官,过去十年,他们越过乌拉尔山脉,不断征服通古斯人,一直把边界往东推到叶尼塞河。

    这些情报三天后传到前线物资集散地西宁县。

    库图索夫张新不认识,因为李愧奇, 知道通古斯人也是黄种人,生活在后世大名顶顶的西西伯利亚地区。

    境内面积260万平方公里,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有著名的秋明油汽田、库兹巴斯煤田、托木斯克铁矿、金、金刚石等等。

    优点是各类资源分布比较集中,而且大型矿床较多,且多以地表露天为主。

    农业,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河流数以千计,主流鄂毕河和额尔齐斯河贯穿全境,淡水资源无比丰富,无数年孕育大量肥沃的黑钙土、褐钙土土地。

    造就它成为最重要畜牧业和小麦产区,没有之一。

    打量蓝玉书信,张新在书房内静坐良久,随后唤来二丫。

    片刻二丫到,躬身抱拳“陛下,您找我。”

    “把前线基地往西北方向推三千里。”张新冷静道,“征用民力,使用士卒修路,铁路修造同步进行。”

    “阿里苏”二丫表情疑惑,“蓝玉驻扎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