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61章内侍省(第2/2页)

    国制式的,他们都是夏军中的“勇士”,所以才有资格披上这些缴获来的宋甲。

    他们的脸上都有饥色,浑浊的眼睛里掺杂恶狠狠、惊慌以及些许绝望,仿佛前面的银州城是一个热气腾腾的窝头,偏偏怎么都吃不进嘴。

    “大王有令,大王只要银州城,里面的人口女子,粮食布帛,都归你们,谁也先抢到就归

    谁”

    军官们在军阵中来回地说道。

    这些话刚开始听,还能引得心情激动。可是夏军们平均已经听过十几二十遍,早就波澜不惊。

    他们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冲进银州城里,吃顿饱饭。

    “攻城”

    随着喊声响起,数万夏军爆出一声呐喊声。

    只是这声音有点飘忽无力。数万人已经两三个月没有吃饱饭,拼尽全力喊出的声音,也就是这个样子。

    弓弩手们一口气冲到城墙底下。同时,盾牌手也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少则五六块,多则十二三块盾牌被士兵们举着,并在一起,拼成了一大块盾牌。

    弓弩手们躲在里,从缝隙里观察着,等到时机合适,跳出盾牌阵,放上一箭。

    箭矢要省着射,只有发现了目标,才被允许射上一箭。

    夏军的箭矢已经极度短缺。

    夏国有生产箭矢的工厂,可是生产能力远远不能供应夏军这些年高强度的作战。长期以来,夏军的箭矢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宋军这个“转运使”。

    只是去年夏军接连大败,不仅没有获得大批军械补充武库,还丢失了大批兵甲弓箭,让本不富裕的家底雪上加霜。

    加上所谓的议和以后,夏宋两军大的战事没有,但是小规模的冲突却接连不断。开始时,夏军还没有意识到军械短缺的问题,沿袭以前的思路尽情地浪射。

    积少成多,不知造成了多少浪费。

    等到意识到这个大问题时,夏军武库已经见底。更惨的是,现在宋国在西北对夏国执行有史以来最严厉的禁运。

    除了佛经、“宣战报纸”、烈酒、玻璃器皿等少数特许产品可以由指定关口被放入夏国外,其余的任何物资都被严禁放入。

    铜铁缺,鱼胶缺,做弓箭的木材木杆都缺

    夏国上下逐渐发现,他们的手脚在不知不觉中,

    被缠上了一道道铁链,日子越过越憋屈,更不用说打仗。

    夏军士兵们扛着云梯赶到,他们七手八脚地把云梯搭在城墙上。

    大家的眼神互相交流一番,很快就选定了谁在前面,谁跟上,谁在下面扶云梯。

    众人轮流上,机会均等。唯一不同的,就是各人的运气。

    最前面的夏军士兵,咬着长刀,一手举着盾牌,一手扶着云梯,在巍巍颤颤中,向上爬去。

    旁边稀稀落落的箭矢,是同伴为他们的唯一掩护。

    这云梯断了又补,补了又断,断了再补。上面的补丁,早就数不清。已经看不出这是一架完整的云梯,完全是数十段木头拼凑出来的。

    走在上面,因为摇晃被甩下来或者断了直接掉下来,被摔死的几率可能会大过被城墙上的宋军打死。

    宋军的箭矢开始发射。

    它们要密集得多,箭矢在空中划破的呼啸声,像一群蝗虫从头上飞过。在夏军士兵们耳里,仿佛死神挥动镰刀的声音。

    时不时有人惨叫着从云梯上掉落下来,那是被镰刀击中的结果。

    “上面丢檑木滚石了”

    有夏军士兵大声喊道。

    听到盾牌上砰砰乱响的声音,举盾的夏军士兵,干脆用后背托着盾牌,承受着重物砸下引发的冲击和震动,勉强守住同伴唯一也是最后的保护屏障。

    躲在盾牌下面的弓弩手都蹲下,瞪着一双双惊恐的眼睛,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就像倾盆大雨里中躲在树叶下的蝼蚁。

    “佛祖保佑千万不要丢火罐下来”一个黑脸的夏军弓弩手,把手里的弩放在地上,跪在那里,朝着四方朝拜,嘴里念念有词。

    咚的一声响,一个沉甸甸的圆罐从盾牌之间砸了进来,落在众人中间。

    看到冒着火苗子的黑乎乎圆罐,夏军士兵发出撕心裂肺地惨叫声,“直娘贼啊”

    他们就像一群被火舔到的蚂蚁,惊慌失措地向四周跑散。刀枪、弓弩都不要了,就连盾牌手也丢下了盾牌,跟着一起连滚带爬地四散逃命。

    头顶上还有箭矢和滚石在飞落,可这一切都不重要,夏军士兵们只想离那个黑罐子远一些,越远越好。

    在某一瞬间,这方圆数丈的地方,变得异常寂静,连地上震动尘土的声音都是那么清晰可听。然后一团火红的云,骤然绽开,灼热而又鲜艳。

    第一百六十二章 银州城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