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5章功名不用渠路多三(第2/2页)

    制简化版的飞鱼服和斗牛服。

    这两身衣服穿出去,实在是太有面了。

    寒嘘一番,张康国问李简,“少易,郭兵部现在可好”

    西北兴兵时,张康国与郭忠孝打过几次交道。

    “不瞒宾老先生,郭大官人现在甚是苦恼,已经向官家请辞了四五回。”李

    简摇着头答道。

    无非是许多清流谏官在新官制下被“分流”,心中憋着一团火,不敢找官家和章相的麻烦,就选软柿子捏。

    郭忠孝是郭逵之子,以父荫补右班殿直入仕,元丰中进士。但大家都知道,这个进士属于半考半送,水分太大,士林大儒们是不大认的。

    现在被骤然擢升到兵部尚书这一要职,被原来那群清流谏官抓到把柄了,玩命地上书弹劾。从资历尚浅到功绩不足,甚至攻击郭忠孝元丰年间中的进士属于父功荫补,当褫夺。

    御史台改为都察院,因为初创不久,各级御史缺口很大,一边加紧从成均大学奉臬院里培训,一边从原来御史台御史谏官中甄选。

    所以原来御史台还留任了部分谏官,弹劾上书的窗口也没有关闭。

    如此一来,闹出的动静很大。气势汹汹的样子让人不由想起仁宗皇帝年间,群臣弹劾狄青之事。

    郭忠孝也惶惶不可安,数次上书请辞。

    “听说官家和章相那边有了定计”宇文粹中好奇地问道。

    “章相禀过官家,请左仆射吕公兼判兵部,郭官人改任兵部左侍郎。这桩公案,算是告一段落。”李简答道。

    也算是个解决办法。

    宇文粹中又忍不住说道“听说秘书省行文门下省,要抽调了四十七位谏官,组成五支国情调查队,分赴荆湖南北路、四川路、广南东西路,调查各地实情,为这些地方改设郡守做准备”

    “没错。”李邈闻声答道,“某在彝伦馆听人说了。人选已经定了下来,弹劾郭兵部最活跃的那群人就在其中。秘书省说,着后天前全部出发。”

    众人在心里憋住笑,有心人都知道,地方州县实情,秘书省统计局改过来的尚书省国情检计局和华夏通讯社采访处,是最灵通不过的。

    组建所谓的国情调查队,还指派一群养尊处

    优、平日里只动嘴不动手脚的谏官们去执行,明摆着就是官家不爽了,找借口给这些人穿小鞋。

    又添了好几个菜,加了几壶酒,大家说说笑笑,话语间把各自之间复杂的关系搞清楚了。

    张康国和何灌是在西北兵兴时认识的。

    押运粮草过延州某山谷时,张康国坐骑惊了,要不是何灌眼疾手快一把拉住,张康国可能就被发疯乱跑的坐骑载着,一头冲进清水河。

    2k

    何灌与李简相识,是去年何灌回归河东晋宁军建制,时常奉命去宋辽边境关隘保德县董家寨接收李简和刘存义转交的大批粮食、牛羊甚至人口。

    部分人口会安置在河北州县里,李邈被河北帅司抽调,派去董家寨接收。很快就与何灌、李简等人混熟了。

    董家寨不仅是宋辽边境,离西夏河套地区也不远。那段时间常有西夏军乔装打扮,潜入辽境,假装马匪,袭击接收的宋军。

    三人并肩作战过几回,生死之间交情也就处出来了。

    李简与刘存义完成任务后,转回开封。刘存义去河北郡布政司任职,李简转到兵部保安司任职,协助组建保安警队。

    聊来聊去,陈修抓住机会向宇文粹中直言,把机会让给了好友李维。

    他猜测得没错,宇文粹中确实有帮老师在这科进士中物色收拢人才。交谈过几句,发现李维确实也是有才华之人,当即约好时间,邀请李维一起去拜见老师常安民。

    李维有了着落,却心怀愧疚,忍不住出声为陈修声张。

    “道之把拜明师的机会让给了我。可他自己”李维悲切地说道,“再过两三天,科试成绩就要出来了,恐怕会录入师范学院,蹉跎此生,辜负了他一身的才华。”

    陈修不在意地说道“存真不必内疚,我一看律法条例,眼花头晕。所以不能白白浪费了这个大好机会。

    唉,季升先生一直深居格物院,无缘相见。这是我唯一遗憾的地方。”

    “季升先生,苏季升苏携”李简问道。

    “真是,李十五郎认识季升先生”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