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蛙声一片论丰年一(第2/2页)
赞许地挥挥手,让他坐下。
“这位提的意见非常好。税柄定为物产,如身丁钱之类的人头税怎么办”
顿了一下,赵似给出了自己的解答“大家知道怎么收身丁钱吗大部分是随着两科税附交,需要每家每户上门
去收。住在高门大院里的大官人,税吏敢不敢上门去收住在深山老林的猎户采药,税吏愿不愿意去收”
“不敢也不愿意啊。前者是怕被大官人打出来,后者是收的那几个铜板还不够买一双跑烂的鞋子。”
众人都轻笑起来。
赵似等轻笑声慢慢落下,继续说道“前者说明收税的不公,后者意味着收税成本过高。一万贯的税收上来,税吏俸禄、铜钱杂色、运输损耗,乱七八糟的需要花去九千五百贯,朝廷要这税有什么意义徒惹民声鼎沸”
“所以说这身丁钱等人头税该不该收”
众人有些迟疑了,听官家如此说来,似乎收来没有什么意义。毕竟田地出产和盐茶等商税才是大头,身丁钱能有多少
不少百姓手里根本没有钱,本朝又相对宽纾,就允许百姓用柴火、鱼干等“土特产”来抵,所以朝廷赋税清单里常常看到柴多少把,鱼干多少条这样奇葩的的记录。
再通过不合理的折算山区小县城只能卖出五十文的柴火,书吏随便一挥笔,按开封城两贯的价折算入账。朝廷的收入常常能破亿贯,直接冲破大气层,可是有什么鸟用
那柴火和鱼干按照折算的价格,当俸禄发下来,你要不要
正如官家所言,收没收到多少钱,还惹得一身骚。地方纠纷和民怨,因为身丁钱而起的要占去五成。
学院们面面相觑,迟疑的眼神里传递着一个信息,要不我们就不收了。
可是赵似的声音又打破了他们的猜想。
“当然该收,国库缺钱,还没到如此大方的地步。只是要换个法子去收,换个有效又便利的法子去收。大家有没有合适的建议”
众人十分无语,官家,你今天是没事遛着我们玩儿呢
可是官家提出问题,大家还得想。低头顺着官家的问题想了想,又轻声了
议论了几句,纷纷举手。
有的说在城门要津上设关卡,来一丁就收一个。只是这样,会吓得青壮丁口们都不敢出门进城了。
有的说缴纳田地粮赋时一并代收。可是那些没有田地不会直接缴纳田赋的佃户怎么办难不成地主们还要替他们缴纳身丁钱不成
各种各样的方法,都不是什么好法子。于是大家期盼地看着官家,想知道今天把大家遛来遛去的陛下,到底有什么好法子。
“朕提一个法子,盐”
赵似提到这个词,不明就里的人还是一头雾水,盐跟身丁钱有什么关系可是聪慧的人却眼睛一亮。
赵似扫了一圈,把众人的神情看在眼里。蔡京这些老狐狸不用说,吕颐浩、李纲、赵鼎、朱胜非等人都是若有所思。
这些历史上能留下名号的人物,才是真正开了挂的。
培训学习了一段时间,打开视野、开拓思维后,一个比一个牛笔。要不是自己肚子还有些超越时代的存货,都不好意思在他们面前装比了。
张绎、李光等人低声窃窃私语,像是在议论什么。洛学派青年骨干出现在这里,这让赵似心头一动。
尹川先生这只老狐狸,他把手下弟子分成了两拨。有名望有学问的,通过各种渠道举荐进弘文院和成均等大学学院,继续做学问,弘扬传播洛学。
精通时务,懂人情世故的,就想办法举荐入仕途。
而他自己,却躲在背后,综合与诸派交锋时碰撞出的火花,以及吸取各学派的精髓,完善洛学的思想体系。
这样也好,想要在自己掀起的时代大潮中壮大发展,必须要顺应潮流。固步自封,僵化执拗,只会被时代潮流淘汰。
嗯,只要不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对于自己而言,都能容忍。仔细想想,他们又有什么不同
天理,
那些都是约束别人的规矩。自己真正按照所说的那一套,表里如一遵行的又有几个。稍微做得好的几乎要被称为当世圣人。
可见稀少到什么程度。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