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章要求(第2/2页)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周校长当然明白上大学的难度。

    1977年底国家恢复高考,第一次恢复高考的报考人数达到了1160万人之巨,但这么多知青和

    年轻人真正能考上大学的又有几人

    正如宋援朝说的那样,许多人早就把书本全还给老师了,靠着短短几个月功夫突击,能成功的却是寥寥无几。

    1978年,第二次高考同样如此,报名人数和最终录入的比例极其悬殊,而且按照这个趋势,接下来的几年里高考的竞争会越来越大,今年的高考必然和前两次不同,无论是考卷的难度和招生的要求会更加严格。

    此外,就是宋援朝说的关键,那就是他的生存问题。

    宋援朝父母都已去世,他一个人在沪海没有依靠,吃喝拉撒的生存问题必须解决。

    周校长诚然可以暂时帮他一把,从微薄的工资里挤出部分补贴宋援朝,但救急不救穷,这个道理做了一辈子老学究的周校长自然是明白的。

    “可是,援朝。”周校长是个好人,更是一个好老师和好校长,但在这件事上一时间却不知道怎么再劝了。

    他想了想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语重心长对宋援朝道“再怎么样试试总是好的,如果能考进了大学,国家对大学生会有补贴,虽然钱不多生活却不成问题,等毕业后分配工作以后的路就好走了。再说,这不还有周伯伯在呢,这个你不用担心。”

    “校长,我不是小孩子了,您说的这些道理我都懂,也非常感激,可我还是想靠自己。”

    “你呀你,你小子怎么就这么犟呢”周校长见宋援朝一意孤行,不由得有些生气了“你要找工作,可你想过没有,我们这可是学校啊你一个高中都没毕业的人难道能顶替你父亲来学校当老师不成援朝,学校可不是企业,这老师不是随随便便人都能当的,如果你有能力做老师,为什么不去考大学呢”

    宋援朝笑笑,他早就知道周校长会这么说,在来前他已经想好怎么

    回答这个问题了。

    “校长您多虑了,我可没想过自己能在学校里当老师。如果说是小学老师的话也许还没问题,可我们这是中学,凭我这肚子里的这点墨水当老师不是误人子弟么”

    “那你还”宋援朝的话让周校长一愣,有些搞不明白宋援朝究竟是怎么想的了。

    “校长,我记得我们学校有校办工厂吧”

    周校长顿时一愣,似乎有些明白过来宋援朝的打算了。

    “教工也是学校编制,可教工不属于老师,不用给学生上课。如果可以的话,我想麻烦您帮忙在校办工厂安排一份工作。您放心,我没什么其他要求,只是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

    校办工厂,这是时代的特色。

    在八十年代之前,许多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办工厂,工厂属于学校所有,里面的职工少部分是教工编制,另外大部分是集体编制。

    这种校办工厂规模不大,通常也没什么技术含量,许多都是和街道工厂差不多甚至还有不如。

    许多校办工厂都是干的糊糊火柴盒,包装肥皂这类低级的手工活,在统购统销的时期,这样的工厂生存还没问题,可到了改革开放时期,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和私人企业的蓬勃兴起,没有丝毫竞争力的校办工厂自然而然地就被时代淘汰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