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75章 发现商机(第2/3页)

    螺旋桨叶片转动起来再次启程,飞上天空,转眼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厉元朗站在原地不断向空中摆着手,这时候韩卫走到他身边,却问“主任,刚才那几个人是部队的”

    “是的。”厉元朗随即点头。

    “看他们个个训练有素,一定是大内侍卫。”韩卫倒是火眼金睛,一句道破天机。

    想想也是,叶老爷子是何种身份,尤其在军界,闻名遐迩,他的侍卫肯定不是简单的军人可比。

    厉元朗没有说话,这属于高级秘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送走了妹妹,下一步他就该返回水明乡了,那里还有许多事情等待他去处理。

    回乡的路还没有开通,韩卫说他有一条便捷之路,就是从燕游山疗养院那边走,再到海浪村,最后就能到乡里了。

    厉元朗质疑道“海浪村那条通乡里的路平时就坑坑洼洼不好走,尤其下雪之后,能过得去吗”

    “主任,这条路我熟,夏天不好走,冬天却好走,海浪村和别的村子不一样,那里冬天雪多而大,雪发粘稠,正好堵在道路坑洼处,非常平坦。”

    韩卫是土生土长的水明乡韩家屯人,韩家屯紧挨海浪村,所以他的话有绝对权威性。

    说走就走,韩卫开车离开公墓,直奔燕游山疗养院。这条路非常好走,柏油路面的雪已经被清理到路两边,车少路宽,没用一个小时就到疗养院。

    中午,厉元朗和韩卫在这附近的小饭馆简单吃口饭,稍事休息便赶往海浪村。

    听张国瑞说起过,他已经分别找郭定寿和信明浩谈过话,提出想让二人担任海浪村和刘家地的村支书。

    信明浩干劲挺足,关键厉元朗早就跟他谈起刘家地未来发展计划,大面积种植伤人草,因为刘家地得天独厚的气候非常适用于伤人草的种植。

    并且京城植物学家卢耀庭近日就会来刘家地实际调查研究,郑海欣也对于投资伤人草种植有极大兴趣,所以说,刘家地不搞采石场,从伤人草入手,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

    信明浩以前做过刘家地的村主任,又在大山里当过几年护林员,对伤人草自然非常了解,当即表示有绝对信心把伤人草做好做大,带领村民走出一条干净的致富路。

    张国瑞和郭定寿的谈话则没那么顺畅,郭定寿对于村支书倒没意见,加之又有儿子郭亮从中做工作,基本上答应了。只是厉元朗当初给张国瑞出的点子是,郭定寿若想当村支书,必须接手郭家酒坊的酿造技术,争取将海浪村变成全乡的“酿酒村”。

    对于这点,郭定寿坚决否定,什么都好说,但是让他继承郭家酿酒技术,他不干,他们这一支的郭家人也不会答应,这件事没得商量。

    正好趁这次途径海浪村的时候,厉元朗找郭定寿好好谈一谈,争取让他转变态度,不止为他们郭家,也为了全村百姓高风亮节一次。

    路上无话,下午三点多钟,厉元朗的捷达王稳稳停在郭定寿家门口。

    从进入海浪村伊始,厉元朗就发现一个奇特现象,海浪村这里的雪明显比县城大不少,非常的厚,远远望去,银装素裹,一片纯白,炊烟渺渺混杂在白色世界里,恬静安宁。

    山舞银蛇最是千里白莽莽,原驰蜡象林雪雾凇入画廊。

    “真美啊。”厉元朗站在郭定寿家门口,看着海浪村的白色世界,不禁感叹。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