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0章 最后的封赏(第1/2页)

    在王学军连连的打击之下,崇祯感觉就好像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在皇城内故宫外,已经有了流寇喧哗鼓哨,喊啥声迭起,但他们并没有攻打皇宫,他们在等未来这座紫禁城真正的主人李自成的到来。

    而就在这种喧嚣喊杀声中,崇祯的心,竟然出奇的平静起来。

    仰起头,凝视着大殿藻井上那巨大的蟠龙雕刻,开始有闲暇,仔仔细细的梳理了自己整个的一声。

    从意气风发的接过哥哥的江山,到中间总总的举措,再到后期的焦头烂额。

    从坚定的相信东林党人,到对他们彻底的失望不信任。

    从天下汹汹,到众叛亲离,一宗宗一件件,脉络竟然如此之清晰,就像走马灯一般,在脑海在眼前流淌过。

    最终,他终于明白了,正如这个义士所言,大明真的不是亡于建奴流寇,真的是亡于自己乱政刚愎之手。

    想明白了,心也就平和起来。自己的确需要以死来给列祖列宗一个交代啊。

    松了口气,站起来,冲着王学军深施一礼“太子就拜托你了,未来的大明就拜托你了。”

    王学军郑重的点头“穷尽我一生,一定辅佐太子,未来的大明皇帝再造一个辉煌铁血的大明。”

    崇祯欣慰的点了点头,然后没有了原先的惊恐慌张,变得从来没有过的沉稳。

    走到了书案之后,拿过来一卷一道空白的圣旨,提起朱笔,沉思良久。

    一行清泪不由得滚滚落下。

    落下笔,写了他这一生中最后一道罪己诏。

    “江山被难,罪在朕躬,朕以死向天下百姓臣民谢罪。朕死后,赦免天下所有因朕逼反之百姓。期望全体臣民,辅助太子新皇,抵御外辱,安定地方,再造大明,再回天下太平兴旺。”

    然后看了看王学军,又拿出来一份圣旨继续写道“太子年幼,着”

    轻松的询问王学军“你叫什么名字”

    “草民王学军。”

    然后继续写到“封王学军忠义王,在太子年满二十之前,领内阁首辅,兵部尚书,摄政王,钦此。”

    之所以这么大方的违背祖宗法度,封了王学军做大明的异性王,其实也是崇祯的万不得已。

    现在的崇祯已经决定,按照王学军说的,担当起旧的大明所有的罪责,慷慨为将来新的大明赴死。

    人之将死,头脑却格外的清明起来。

    再联想下当初自己梦到太祖高皇帝显灵托梦的事,他认为,大明还有救,这就是太祖高皇帝给自己派来的人。

    同时他也看到,京师被困,君父被围,天下官吏竟然无一勤王。

    崇祯已经彻底的明白,自己和未来的太子不能指望任何一个官吏了。

    现在他唯一的指望就是眼前这个慷慨高歌的,来历不明的义士了。

    而封摄政王,内阁首辅,兵部尚书,这种集权利一身,真正大明的主人,也是迫不得已。

    指望着年十五的太子,和十三的定王,十岁的永王恢复河山

    闹呐。

    恢复河山,只能现在指望着这个人,没有第二个人选啦。

    现在就封他为摄政王,这是主动示好。

    与其这个家伙以后必然操纵太子,还不如现在就给他。避免出现这个家伙,将来为达他贪婪目的害了自己的孩子。

    摄政王,这是给王学军的恩典,也是在找个人情。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