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4章 温馨时刻(第2/2页)

    后,王学军拿出一块银元结账,这个忙得满头大汗的老板娘,就有些为难“今天客人多,而且用的都是银元,实在没有零钱找您了”

    看到王学军不解的样子,这个快言快语的老板娘就解释“咱们的鲁洋指王学军发行的银元好是好,大家也愿意接受。只不过他不像银子那样,用多少可以用剪子剪下来多少,用天平称一下,就能完结付账。这东西不能剪,节余的,就只能用散碎银子和铜钱来找零。而老百姓又不愿意接受散碎银子,所以这就麻烦了。”

    听到这样的解释,公主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看来我们回去,还要让铸币厂,再发行一些小的银元铜钱,以方便百姓使用啊。”

    将剩余的钱,买了一大包火烧,一面走,王学军一面赞扬公主“公主能够举一反三,真是聪明。我就要去打仗了,这事你就加快速度去办吧。即便铸造小的钱币,不能获得丰厚的钱息也不要紧,只要方便大家使用就好。”

    说着说着,三个人就路过一个地方,被一个长长的队伍拦住了去路。

    仔细看去时候,却是一个信用社,也在连夜开门。而顾客已经从前面的柜台,一直排到了街上。

    王学军就好奇的走了进去。

    只见柜台里,两个男性的雇员,正在维持秩序。而柜台内5个女性的服务员,正忙的昏天黑地。

    一个士兵将自己这个月的银元递过去“麻烦您给我邮寄到济南我的老家去。这是我家的地址和收钱的人。”

    于是这个营业员,就麻利的为他办理了手续。

    而这时候,一个商人一样的中年人,将手中一大包叮当作响的银元递到了柜台上“麻烦你我存一下钱,然后将它汇到青州去”

    这个营业员就抬头询问“您要汇的是一百银元,是要收取两银元的汇兑费用的。”

    这个商人就无所谓的回答“不多不多,这比我拿着这笔银子赶路,雇请保镖省钱多了。尤其是不必再担心,在路上银子露白,被匪徒劫了,弄得个人财两空。二分的手续费,绝对划得来的。不过要快。”

    现在的信用社,在山东的各个城市,还有像这样大一点的镇子,都已经有了网络。

    在吸取了杰克带来的西方银行经营模式之后。

    王学军不但将贷款的对象,主要针对到了普通的百姓,更开创性的剽窃后世,拓展了汇兑的业务。

    这才是信用社收入的大头。现在,汇兑所带来的信用社收入,已经大过放贷所收取的利息了。

    而且这样的形式一出,更刺激了整个山东的商业发展,增加了信用社库存资金。

    正所谓商业活,全盘经济活。山东的经济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给天机府的户厅带来了丰厚的财政收入。

    按照这样的势头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商业上的税收收入,就能超过土地的承包费收入了。

    “请问您汇给谁”

    这个商人就急得跺脚“这里还能做两天的生意,我这是急着去进货,我也不知道会从哪家进货更好。”

    营业员就哦了一声“是这样啊。那我向你推荐一个我们的银票。不必注明必须给谁,只要您拿着这个银票,可以向任何人支付。不过这里有个风险,您若是弄丢了,我们是见票不认人,谁都可以上我们这里来兑换,或者是他向任何人做支付。这一点风险还请您知道。”在王学军的大力剽窃下,在晚清后期才出现的银票,提前了接近200年,隆重的问世了。

    银票这个东西,不但再一次刺激了商业的发展,也为官员的行贿贪污,大开了方便之门。

    当然一切的事情都是有利有弊,就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了。

    这个商人略微思索了一下,就立刻接受了银票的建议。

    看着信用社这样火爆的生意,王学军和公主相视一笑。

    因为信用社原则上是户厅的部下,但毕竟当初的第1笔资金,是王学军变卖宝藏所得,所以在这信用社里,这夫妻二人是有大部分股份的。

    看到这么红火的生意,夫妻二人知道,自己离着这大明的首富已经不远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