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75章 困难(第2/4页)

    。

    秦淮茹也清楚这一点,只能讪笑连声,灰熘熘的跑了。

    距离上一次前往轧钢厂,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按照当初李东来去进修时,跟轧钢厂达成的协议,他原本应该每个月抽出五天时间,在轧钢厂医院工作。

    可是后来加入了实验室,做起了项目,李东来的时间就紧张了起来,经常把轧钢厂给忘记了。

    轧钢厂的领导似乎也清楚这一点,默认了李东来这个编外领导的存在。

    可是,门岗的高位干事们却记得牢牢的。

    看到李东来骑着自行车过来,一位保卫干事便连忙上前拉住李东来的车子把。

    “李医生,今儿来上班啊。”

    “啊是来上班。”

    李东来有点不好意思,推着自行车便要往里面进,却被那保卫干事拉住了“耽误您一会时间,我们周科长前阵子就在唠叨,一直没有见到你的人。我已经派人喊去了,他马上过来。”

    听到保卫干事这样说,李东来也不好意思就这么离开,只能留在门口等一会。

    拿出一包烟,散给保卫干事们,边抽烟边闲扯。

    要说在轧钢厂里,谁对厂里面的事情最熟悉,那非保卫干事们莫属了。

    他们整天待在厂里面,还经常到各个车间巡逻,厂里面有个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们的眼睛。

    闲聊着,李东来也了解到了最近轧钢厂的变化。

    丁伯仁领导的新车间季度产量打破了全国轧钢厂季度产量的最高历史记录,被上面点名表扬,还去部委参加了庆功大会,成功的披上了大红花。

    部委的领导对丁伯仁能够转变认识,从一个只知道读圣贤书的教授,投身到工业建设中,为国家作出贡献,很是欣慰。

    并且京城日报的记者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号召广大知识分子,应该向丁伯仁学习。

    那位保卫干事见李东来对丁伯仁的事情感兴趣,特意从保卫室里,找出了那份报纸。

    看到报纸上,丁伯仁名字的后缀不是“教授”,而是“同志”,李东来彻底放下了心。

    有了这份报纸,有了那颗大红花,老丈人这次算是稳了。

    正聊着,周科长拎着一个帆布袋子跑了过来。

    距离老远,周科长就大声的喊道“你说说你,整天忙得跟陀螺似的,连本职工作都忘记了。这玩意在我这里放七八天了,一直没有机会给你。”

    “啥玩意啊”李东来也不跟他客气,当着面便打开了帆布袋子。

    袋子里是一条黑乎乎的棍子,棍子的顶端还带着尖刺,李东来以前见过这玩意。

    “霍,你在哪里搞来的虎鞭啊”

    “嗨,你也知道我老李战友多,这是一个大兴安岭看林子的老战友送我的。一共是两条,你一条,我一条。”周科长拉着李东来的胳膊,把他拉到一遍,笑道“我那条已经用酒泡上了,每天晚上一杯,你别说,你嫂子喜欢得不得了,现在都开始给我端洗脚水了。”

    李东来冲他竖起大拇指“老哥,你还真是老当益壮。”

    “啥老当益壮啊,这全是你的功劳”

    李东来闻言脸色大变,往后退了一步“老周,我跟嫂子可不熟悉,你千万别听人瞎说。”

    周科长诧异的看李东一眼,道“你做了好事,自己还不承认做人可不能这样啊。”

    尼玛,这到底是什么节奏啊。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