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47章 机场风波(第1/4页)

    墨绿色飞机的舷梯放下,一位位身穿民族传统棉袄的四合院住户走下飞机,好奇的打量着这个陌生的过度。

    傻柱扶着冰冷的栏杆,忍不住吞咽口水“我滴乖乖,下面怎么那么多外国人”

    阎埠贵偷偷的扯了扯傻柱的衣角,心中慌得一批,却装出澹然的样子“咳咳,傻柱,保持住形象,咱们代表了轧钢厂,代表了四合院,你别丢人。”

    傻柱回过神来,收敛惊慌情绪,挺直了胸膛“对对对,不就是些洋鬼子嘛,我太爷爷当年用锄头敲死过好几个呢就埋在村后面的河沟里,估计现在早就烂成了泥。”

    李东来听到他们的对话,额头浮现出三条黑线,冲着身后的摄影师摆摆手“同志,这段掐掉。”

    那位来自央娘的摄影师此时额头已经冒出了汗水,手也开始发抖了。

    听到李东来的话,他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掐掉,绝对得掐掉。”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李东来扭过头去,冲身后的住户们交代道“从现在开始,你们说任何话前,都需要向周同志打报告。”

    周同志是领队,专门负责这次瑞典之行,他曾经有过在瑞典工作的经验,对当地的风土民情颇为了解。

    上面考虑到此次瑞典之行,是国内普通民众,第一次大规模出国旅游,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专门请周同志担任领队。

    住户们纷纷点头,他们现在的眼睛已经不够看了,哪里有空说话啊

    有好几个住户早就拿出了借来的照相机,对着周围的景物“卡察”了起来。

    1,2,3,4102

    “我滴上帝老爷爷啊,一共一百零二位嘉宾东方神奇小子竟然携带了一百零二位嘉宾前来参加诺贝尔颁奖典礼。”

    记者中的数学课代表掰着手指头数了两遍,当他终于数清楚后,发出惊叹声。

    一百多位嘉宾,这还是诺贝尔历史上的邀请宾客最多的一次,特别是这些宾客来自神秘的东方,那些记者们顿时来了兴致,纷纷围了上去。

    有记者认出了李东来,冲出重围,话筒怼在李东来的面前“李东来教授,我们刚才数了一下,跟您同行的宾客足有一百零二位之多。这在诺贝尔历史上还是首次。在此之前,只有56年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来自北美洲的胡克教授邀请了八位宾客。

    您邀请了这么多人前来,是否存心浪费诺贝尔颁奖委员会的资源

    李东来整了整衣领,仰起头,神情严肃道“首先,我对于能够来到这座美丽的城市而感到高兴。至于人数问题,我曾经咨询过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的执行委员诺尔曼巴德利先生,根据他的描述,诺贝尔奖委员会对于诺贝尔奖得主邀请人数,并没有特别的规定。

    我记得在亚当斯密曾在国富论中说“每个人,只要他不违背正义的法律,就应允许他去按照他的方式去追求他的利益。”

    1789年,法兰西的人权宣言第5条规定“法律仅有权禁止有害于社会的行为。凡未经法律禁止的行为不得受到妨碍。”

    也就是说,既然诺贝尔颁奖委员会没有限定邀请人数,我就有权力邀请自己认为符合资格的人参加。

    当然了,这其中也有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

    在你们西方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澹薄,父母和兄弟姐妹之间在成年后,基本上不来往,更不用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