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781章 李东来的真实目的(第3/4页)

    我说不定会相信。

    但是我曾经研究过李主任的资料。

    李主任是那种高瞻远瞩的人,你应该很清楚一到现在国内的技术水平。

    就算是晶体管收音机的设计再完美,也没有办法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根本就没有办法同电子管收音机竞争。”

    不得不说,张三喜果然是研究晶体管收音机的行家。

    其实晶体管收音机在结构和设计方面都远超电子管收音机。

    这些年之所以没有发展起来,最大的原因就是晶体的生产和制造技术十分落后。

    就算是在国外,目前晶体管收音机的制造难度还是很高的。

    这就导致了晶体管收音机的价格居高不下,远超电子管收音机数倍。

    第一款民用晶体管收音机由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工业发展工程师协会研制,当时价格为4995美元。

    这可是五十年代的美元,是跟黄金挂钩的。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晶体管收音机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李东来笑着说道“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但是如果我们自己生产晶体管呢”

    此话一出,张三喜的脸色骤然变了。

    晶体管在这个年月属于是最高精端的产品。

    在1947年电话电报公司贝尔电话实验室才制造的传奇般的点接触式晶体管器件。

    因为晶体管具备体积小,耗能少,等优点,所以说已经出现立刻在全世界内引起了轰动。

    全世界各大实验室都对晶体管展开了研究。

    只不过晶体管的研究比想象的还要困难。

    一九五零年,威廉邵克雷开发出双极晶体管

    一九五四年,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rency tr1投入市场,仅包含4只锗晶体管。

    在随后的数年内,晶体管技术停滞不前,生产出来的晶体管只在实验室内存在,压根就没有办法进行商用。

    只不过那些实验室并没有放弃对晶体管的研究,每年投入上千万的美金,组织了成千上万的科研人才对晶体管进行攻关。

    国内也曾想对晶体管展开研究,并且组织了一些人,结果却不尽人意生产出来的晶体管,远不如电子管有效。

    现在听说李东来的轧钢厂实验室要研究和生产晶体管,张三喜心中感到极度的震惊。

    他虽然也清楚,轧钢厂实验室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实验室,并且搞出了一系列先进的产品。

    但是那可是晶体管啊。

    无数国外最优秀的科学家都没能搞定。

    张三喜倒吸一口凉气,看着李东来说道“李主任,你能够由雄心壮志研究晶体管,并且认识到晶体管的重要性,我感到非常的高兴。

    但是咱们搞科学研究的不能盲目。

    晶体管这玩意儿是目前最尖端的东西了,不是一般人能够搞定的,所以我还是劝你们实验室换一个研究项目吧。

    你们继续搞下去,只能浪费钱财。

    我也听说过你们轧钢厂实验室实行的一直是自给自足的政策,很少向部委等单位寻求支援。

    你们攒下那么点家底不容易,千万不要浪费了,不要打了水漂。”

    张三喜对晶体管的研究出乎了李东来的预料。

    在这个年月国内和国外的交流比较少。

    有很多老的研究员,从来不关心国外的最新科研进展,只知道埋头在实验室里面搞工作。

    因此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