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695.发兵支援(第1/2页)

    谁都知道黄巾起义看似势大,实际多是流离失所的贫民。

    想要建功立业之人不在少数。

    但这其中不包括林平之。

    一群活不下去的百姓,做最后的挣扎,在林平之看来,杀这样的人,没什么功绩可言,反而会染得满身业障。

    但他又不能任由黄巾军这样乱下去,他知道,那些饥寒交迫的流民,绝望之下的爆发,只想发泄心中的不满和愤怒,是无法再守住善良和底线的。

    黄巾起义,说是代天行事,讨伐无道,但其实,受到最深伤害的,仍是无辜的平民。

    很多时候,人都没有办法做好的选择。

    林平之很无奈,他也只能做最不坏的,最能接受的选择。

    “朝廷希望并州能尽量支援兵马,帮助往冀州平叛,雁门郡可委派一名骑都尉,出兵至少一千人,贤弟可愿担此重任,为国报效”

    骑都尉其实仍是都尉,上面有校尉、裨将、偏将、中郎将,然后才是杂号将军。

    但此时并不轻易授予将军之职,此次讨伐义军的各路兵马,皇甫嵩、朱儁、卢植等人,都是中郎将。

    差不多就是将军是职称的意思,是互相之间比大小用的,统兵作战时,中郎将就可以调度数万兵马作战。

    林平之自然是领下了骑都尉之职,然后举荐张辽为都尉,辅助自己掌管兵马。

    而说是凑一千人,实际郡中才出了三百人。

    也不是不愿意多出,而是郡中各个豪门士族,听闻是大破鲜卑人的林平之和张辽带队平乱,都动了心思。

    跟着这样的武勇之人,去剿灭一群活不下去的流民,那不是白给的功劳吗

    于是各家族都找到郡守,希望可以鼎立支援,你出三十人,他出五十人,很快就凑够了一千之数,更多了五百。

    都是家中一两个颇有勇力的子弟,带着二三十家丁,想着蹭一波军功。

    这样的一千五百人,还不如就带着张辽的三百部曲呢。

    但没办法,这一世,林平之的爹不是岭南王,不是所有人都要听他的,他来到并州,虽然不是从零做起,但张氏一个县里都排不上前五的豪族,又只有半年发展时间。

    暂时离不开郡守支持,也离不开郡中各个豪族支持的林平之,只能收下这样一群少爷兵杂牌军。

    与魏郡守商议妥当,也准备妥当,带着朝廷的公文印信,魏郡守的委任状与亲笔信,林平之和张辽带着一千五百人,准备前往冀州下曲阳,攻击那里的黄巾军。

    黄巾军的主力部队,便是三公将军所在的冀州,张角张梁在巨鹿,张宝在下曲阳。

    林平之并不着急行军,也急不起来,除非不要各家族的子弟和家丁,就带着三百郡兵。

    他要先将所有兵丁都整合起来,至少听他统一调度。

    虽然各家族都还算信服他和张辽,但家族子弟却并不是人人服气,都是年轻气盛的,却要听张辽这样一个还没弱冠的小子的

    不过这也并非甚么难事,别说林平之,张辽有这半年跟林平之学习,又训练部曲,出塞与胡人小型部落战斗,都有十足的长进。

    林平之就做了甩手掌柜,让张辽给这群子弟都收拾服气了。

    张辽的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直接将这群子弟一一说服。

    当然了,不是用嘴说服,而是用物理将其折服。

    出发当天,行军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