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41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第2/2页)

    避风头。

    李云睿走的第二天,朝廷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曹国公李景隆上书朱棣,请求迁都北京。李景隆在朝廷上,阐述了三大原因。

    一是太祖曾言南京没有帝王气象,因此太祖曾希望迁都开封和凤阳,后又想迁都长安,但都因为时局不稳,放弃了这个想法。现在天下已大定,迁都一事,可以重新提上日程,北平乃是朱棣龙兴之地,且有帝王气象。

    二是北方边患严重,蒙元残余势力不时侵扰大明边疆,未来大明的主要威胁,来自鞑靼和瓦剌两部,边疆居民深受其难。朱棣身为天子,代天牧民,应以拯救天下苍生为职责。迁都北平后,拱卫南京的卫所,必将随之迁往北京,这样一旦边疆有变,朝廷可以及时作出应对。。

    三是诸王靖边制度必须改变,边疆防卫应有朝廷接管。

    李景隆的奏章,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朝臣们纷纷上书反对,说迁都一事祸国殃民、空耗国帑、浪费民力,乃不智之举

    更有言官御史抨击李景隆居心叵测、不守臣节、欺君罔上,其罪当诛九族。

    李景隆在朝堂之上,慷慨陈词,发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辩驳,但没有获得任何人的支持。

    身为皇帝的朱棣,只是默然不语,静静地看双方的争吵

    朱棣本人早就有迁都北平的想法,原因有很多,一是他从十一岁被封为燕王时,就住在北京,已经三十多年了,习惯了北京的环境;二是他的基本盘在北京,虽然朱棣当了皇帝,但南京的官员,大都是建文余党,对朱棣的忠心很低;还有一点,就是阴魂不散的建文帝,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如跗骨自蛆一般,萦绕在朱棣心头,成为他挥之不去的梦魇。

    在去年五月,朱棣曾流露出迁都北京的意思,但遭到文官的集体反对,理由跟反对李景隆的一模一样,空耗国帑、浪费民力,朱棣也就没再提这茬。但小动作还是有的,去年九月,朱棣下诏,“徙直隶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实北京”。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朱棣的打算

    在官场上,混了二十多年的李景隆,自然也是门清。

    昨天李云睿提出这个想法时,李景隆本人是坚决反对的

    南京地处江南,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而北京那地方,到了冬天,天寒地冻、北风呼啸,门都出不去

    谁愿意去受哪个罪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