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92章 漂流(第1/2页)

    听了李云睿的话,朱楧愣了一下,说道,“这怎么可能?那可是百万斤……”

    “如果不是内河航道窄或者水浅,万万斤我也能造出来!”李云睿淡淡的笑了笑,说道,“表叔爷,咱们还是谈一下铜的事情,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

    “有,当然有!”朱楧赶紧忙不迭地点头说道,“说来惭愧,今天请你父亲和你前来,就是听说你有陶朱之能,想向你请教一下,看看能不能跟你做点生意……”

    李云睿见朱楧这样说,顿时面如重枣,眉如卧蚕,他也有些晕了,合着前面一个多时辰,朱楧都是在铺垫啊……

    李景隆一看儿子脸色变了,赶紧开口说道,“殿下,你这是拿我当外人啊!以我们的交情,这种小事,你跟我说一下就行!”

    “是是,是我想多了……”朱楧有些尴尬地说道。

    李景隆扭头对着坐在自己下首的李云睿说道,“既然话都说道这份上了,云睿,你跟肃王殿下,好好商量一下……”

    “好的!”李云睿点了点头,说道,“表叔爷回兰州时,我派一队技术人员跟你去兰州,帮你把矿炉建造起来;炸药我会定期给你,但我希望表叔爷能够保密,至少三年内不要对外宣扬,因为一旦传出去,别人肯定会来找我要,到时候我顶不住压力,那我们的合作就会出问题……”

    朱楧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说道,“云睿,这一点你放心,就算是为了钱,我也会让下面的人闭上嘴!”

    李云睿对于铜的渴望,那可是急不可耐。

    在大明,铜是管制物资,元末之时,蒙元朝廷因为铜的开采成本过高,而金银产量不足,采用了交钞,由于滥发,导致元朝货币秩序几乎崩溃。在这样的情况下,元末群雄纷纷重新用起了铜钱,毕竟这东西虽然有不少缺点,但最大的好处就是稳定,朱元璋也不例外。

    至正二十一年,朱元璋开始铸钱,正式回归铜钱制度,第一年,宝源局就铸钱431万文。洪武元年,朱元璋下令铸“洪武通宝”,此后几年内,每年铸钱数量大概是2亿文。直到洪武八年,朱元璋转为发行“大明宝钞”,同时禁止金银铜的流通,看上去,铜钱制度几乎可以宣告失败了。原因有三,一是缺铜;二是铸造成本高,劳民伤财;三是私铸问题,屡禁不止。

    这个时候,大明整个市面是大概有二十亿文铜钱,每文铜钱重3.5克,总共七百万斤铜。很多富人为了制造铜器,比如铜盆、铜镜、烛台等用品,在市面大肆收购铜钱,再加上日本从明朝进口铜钱,市面上的铜基本上没有多少了。

    朱棣上台后,也重申了禁止金银、铜钱交易的政策,当然有人会说朱棣铸造了永乐通宝,说明永乐时期不禁铜钱的,这就是想当然了!朱棣铸造永乐通宝的主要作用,是赏赐朝贡国所用,而不是给大明百姓用的。

    李云睿之所以想要铜,除了想造电线,他还想造硬币。

    别人开采铜矿造铜钱可能亏钱,但对李云睿来说,这个问题不存在。

    因为在没有机械助力的时代,采矿主要靠人用工具挖,但李云睿有炸药,一斤炸药下去,能顶一个人挖一年;至于冶炼,成本更低,常规冶炼,先要到处找人收集木头,烧制木炭,然后再和铜矿一起冶炼,而李云睿采用煤蒸馏,产生的煤气可以用来冶炼,蒸馏后的焦炭则可以替代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