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五十四章、金堂改革(三)(第3/3页)

    唐哭的考生回答问题结结巴巴,思路也不太清晰,让一人考官都摇摇头。

    显然他是寒门平时家里在这个方面培养很少,主要精力都用在读书上面去了,三个面试的问题回答得一般。

    而第三名的回答让人眼前一亮,果然不愧叫程亮。

    他不但前面两个问题都答复不错,第三个问题他提出一个法子。

    就是租用一匹快马派人向知县报信并通知同僚做好准备,同时另外租用一匹马尽快赶回办事。

    王文修点点头,然后突然提出一个问题“为何汝想到租用马匹呢”

    这个叫程亮的行礼之后回答说道”学生就是租马从昌元县赶到金堂县的。”

    原来这名考生是昌州的昌元县,那个地方已经紧挨重庆,他只有使用马匹来考试了。

    几个考官互相看了一眼,然后点点头。

    最后舅舅宣布他退下,让他在自己面试答题签字之后,传唤下一个考生。

    到了三天,让笔试前八百名的考生心动的时刻终于来到。

    金堂县的第一届考试综合成绩通过红榜出来了。

    这个引起金堂县及成都轰动新闻顿时得到所有的关注,最后成绩如何

    卷子考试非常严格,可是面试会不会做假

    他们最后会得到什么职位,在金堂县及成都府人们不禁议论纷纷。

    在考生及各界关注之中,面试及综合成绩终于以红榜公布。

    综合成绩第一名是笔试第三名的昌元县文士的程亮,第二名则是金堂县本土文士张能,第三名则是西县文士唐哭。

    显然,前三名分别代表不同地方,一个是金堂县的,一个是西县的,一个是昌元县的。

    虽然不是举人的前三名,可是也足够荣耀了,因为这前三名全部都是四川的,而不是成都府,更不是金堂县。

    赵平没有料到这个小小的金堂县的考试影响如此之大,到了后来,有人竟然比这次考试比喻成小省试。

    虽然无法与真正的类试相提并论,但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四川文人。

    正是应了那句古话,影响越大,风险越大。

    既然影响越大,学子心里的分量也越大,对待这次考试也更加认真。

    一些学子提出向金堂县洗完学堂教授张定异议,说这次考试面试做假。

    理由是面试考官大部分都是昌元县的人,而录取的第一名恰恰就是昌元县的程亮。

    他们一时没有离开金堂县,而是天天找到张定,提出抗议。

    他们不敢找赵平,赵平威望太高了,而是找张定。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