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20章 派系(第1/2页)

    数日后,李明贵被秘密逮捕。

    此事牵扯并不大,说白了,萧远要办的其实就是李明贵一人,因为后者犯了大忌,在战争时期,明知永安有敌国细作活动,却知情不报,反与细作接洽,自作聪明,等待时机。

    这就相当于李明贵将自己当作了一股势力,这是一个君王无法容忍的。

    朝议大殿上,众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萧远也不喝止,等场面稍有安静后,他才开口说道“永安,盐井所在,经江大人查证官盐一事,李明贵系监守自盗,与商人勾结,多次牟取私利,现证据确凿,已由军部暂时羁押,留御史府后查。”

    御史府的主官是上官文若,御史大夫有纠察百官之权,后者也当即说道“微臣领命。”

    现在已经基本定案,这个后查,简单点说,就是在于李明贵郡守的身份,需要走个程序罢了。

    紧接着,马上又有大臣站了出来,拱手说道“大王,鉴于永安之重,此地不可一日无郡守啊,否则,盐井方面,恐再生波折。”

    “臣附议。”另有大臣道“在永安新任郡守一事上,微臣以为,当委以清正廉洁之官员,比如说,益州主薄王基王大人。”

    主薄是各级主官属下的佐吏,常参机要,多领府事,如果是郡级主薄的话,只有区区五品,应该是不能直接升任地方郡守的,不过这个益州主薄,那是大有不同的,因为益州是川蜀首府。

    王基这个人,萧远多少是了解一些的,同样的蜀中才俊,才能出众,还有一个优点,书法不错。

    以前萧远批示他的奏章,还曾大赞过他的字。

    由其调任永安,萧远其实是考虑过的,不过他却并没有直接下定论,而是又问道“吏部的意见呢”

    吏部尚书连忙站了出来“回大王,无论是资历还是政绩,综合考量,王大人都是最佳人选。”

    现在朝堂上,站出来挺王基的,一目了然,皆为蜀系。

    这个时候,秦州系坐不住了,江仪立马出列道“臣以为,益州主薄王基王大人,从官以来,多为佐吏,并无地方治理之经验,且论清廉,我秦官之中,除了已经正法的个别贪腐之辈,余者皆廉。”

    “没错。”另有人说道“臣以为,调任郡守,以郡丞升任更为妥当,栎阳郡丞于大人就非常合适。”

    这两人,都是秦州元老了,礼部尚书阎明见状,连忙站了出来,说道“此言差矣,如江大人所说,正因王基佐理地方政务多年,才对地方治理了如指掌,臣以为,就如大王所说,一个官员,心系国家、心系民众,才是最重要的,而王基大人,无论才能还是官仪,都是有目共睹的。”

    他话说完,一直没有发表意见的贾攸跟着站了出来,说道“微臣以为,经此事之后,永安需要一定的革新,任用老吏,不如用宋廉。”

    宋廉,当初应试的榜首,可以说是北方第一才子了。

    结果这话一出口,马上就遭到了众多大臣的反对。

    “简直荒谬宋廉虽才气过人,但也只是诗书文章罢了,何以论地方郡守”

    “好了。”萧远打断了众人的争论,直接说道“今日朝议,到此为止吧,退朝。”

    这,众臣互相看看,接着齐齐施礼,因为大家都明白,大王需要在这些人中考虑斟酌。

    下朝之后,人们同往常一样,三三两两,和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