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65章 战后之事(第2/2页)

        “恩,贾大人所言,可作桓地政策考虑,在施行秦治的同时,加重一些利民惠民的政令,于民众于方便,官府支持他们开垦、屯粮、买卖”萧远表示赞同道。

    说完,亦扫了两人一眼,接着道“不过要妥善治理好桓地,使桓地快速恢复,还需得一名得力重臣,坐镇桓州,两位对此,有何建议。”

    他话刚说完,上官文若连想都没想,就直接说道“以治政论,天下名臣,无人能出刘相左右,若有刘相在此,经略桓地,民生必然富足。”

    贾攸亦跟着说道“臣附议,相国有安邦之才,别说桓国底蕴尚在,即便是个烂摊子,相信丞相亦能迅速扭转局面。”

    刘玉之,内政奇才,更被称为一代名相,如果将他调过来总领桓州事,效果可想而知。

    可萧远考虑之后,却是微微摇了摇头,无奈道“本王也想劳累一下丞相,可是不行啊,刘玉之多半是走不开的,他那相府,每天的公务不知几何,如何来得了桓地。”

    他说的没错,这叫分身乏术。

    而上官文若和贾攸,也无法长期留在这里。

    萧远稍感头疼“这件事,容后考虑吧。”

    “那,敢问大王,接下来作何打算。”贾攸试探性问了一句。

    萧远想了想,道“先收复桓地各郡,施以秦治,平定匪患。”

    贾攸道“现在桓国王廷覆灭,用不了多久,消息就会传至各郡,除了我军收复的连州、广元、安阳、镇阳、华阳,桓地之内,还有四郡。”

    “辽阳那边,苏毅将军应该可以快速收复,也就是说,还余三郡之地。”

    “对这三地郡守,臣以为,大王不必派兵征剿,可先以王令,令其回都述职,如果他们回来了,就代表愿意归顺,如果拒不接令,再发兵不迟。”

    “臣附议,和平解决,乃上佳之策,何况桓王民心早失,那三地郡守,在之前也多有观望之意。”上官文若道。

    “恩。”萧远点点头,采纳了他二人的意见,“即拟王诏,诏令三地郡守回都,同时,传书国内,着吏部派遣官员。”

    桓国朝廷已经不在了,一些大臣的职位,自然也就没必要再设立了,即便萧远要任用桓地士族,那肯定也完善不了政治体系,一些重要的地方官职,还是需要心腹大臣的。

    就比如说桓州令,桓州最高行政长官,真正的封疆大吏,何其重要。

    萧远现在要做的,也只能是拉拢一批桓国士族,做到不杀他们,不亏待他们,先稳定政局,彻底巩固桓地之后,再言其他。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