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4章 考核通关(一更)(第3/5页)

    仙游记、玄门占卜,又或者道家典籍,都有感应的可能。

    但其它学派,却是不然了。

    发现这点后,傅长宁便一门心思收集起道家典籍来,不拘文采好坏、是否言之有物,只要是与道门有关,她都会翻上一翻。

    与陈夫子便是这么结识的。

    陈夫子四年前来的村中私塾,那时傅长宁不过七岁,还是个小萝卜头,跟另外一位夫子混在初学班,授的是幼学琼林。

    后来那位夫子离开,私塾人手不够,干脆便把初学班和大班合并,由李夫子教识字写字,陈夫子教儒学经义私塾中那块锻炼的地界儿也是在那时候废弃的。

    前两年,两人都只是普通夫子与学生的关系,真正相识,还是在那次陈夫子帮她找书后。

    许是为了报答她爷爷的恩情,这两年里,陈夫子每次出门,都会为她带一些新刊印的道家书籍回来。

    有些是赠品,大部分却是要花钱的。

    傅长宁受到爷爷影响,自幼就是你帮我一分,我表要还你十分的性子,自然不愿相欠,偏生陈夫子又视金钱如粪土,她头疼了许久该怎么回报,一直不得其法。

    直到突破练气二层,学了青木诀后,方才有了灵感。

    傅长宁去山上寻了一些草药的幼苗,用灵气催生,而后将其炮制好晒干制成茶,准备打着爷爷旧方的名义送给陈夫子。

    她修为不足,凡界又缺少灵气,无从补给,光是催生草药便花了半年工夫,更别提之后的保存和炮制工序了。

    不过累是累了点,成果却是喜人的。

    这些草药活性十足,药效极强,灵气含量却不至于太高,对凡人而言,既有奇效,又不至于对身体造成太大损害,用来缓解寒症是再好不过了。

    眼见陈夫子收了药茶后,傅长宁总算松了口气,不再惦记这件事,转而研究起手里的易学三解。

    这本书的著者柳大家年近古稀,近些年来沉迷求仙问道,心一痒痒,笔杆子也不停这已是他出的第三本玄门杂学相关的书了。

    而前两本,都给傅长宁带来了大量灵气。

    故而她对这本也抱有很大期待。

    而易学三解也没有辜负她的期待。

    一个时辰后,隔间内刮起熟悉的灵气风暴,傅长宁在大门上施了个简单的提醒小法术,而后便盘膝坐下,彻底沉浸在修炼当中。

    凡界没有灵气。

    简单一句话,背后的意味有多沉重,却是直到自己真正修炼了,傅长宁才真切地体会到。

    哪怕她能通过观想能够化生灵气,由于这天地的原因,那灵气也至多不过维持几个时辰罢了。

    便如那“瀛洲”二字,仅仅一夜便散了。

    故而,为了防止浪费灵气,每次修炼灵气都由傅长宁先用,等到时间快到了,再由问尺席卷而空。

    不浪费一丝一毫。

    这么久下来,傅长宁也知晓了问尺和她达成交易的原因。

    问尺被困在天河珠中太久,那天河战场虽有灵气,却都是些兵戈残骨所化,满是暴戾之意,这样的灵气,一般人根本无法利用。

    问尺这些年来没得到丝毫灵气蕴养,反倒被兵戈之气不断侵蚀,威力已经大不如前,故而傅长宁最开始见到的才是它满身铜锈的模样。

    身为器灵,它本身并不需要灵气修炼,但它的本体青铜矩尺,却需要大量灵气蕴养。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