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83章 雨季来临(第2/3页)

    “这是怎么回事不早就在会议上强调,要安全转移群众吗”

    黄承恩也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舒家坝下面有好几个村子,这两个村子处地离水库稍远点的位置。他估计是安排群众转移的乡政府部门班子,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处理今年的问题。

    于是,他让人把负责这件事的人叫来,在舒家坝这边的负责人,是舒家乡政府和民政局的一位副局长。

    听说张市长已经到了舒家坝水库,几个人就立刻冒雨赶来。

    “张市长下这么大雨,到车里去吧”

    几个人喊着,让张一凡进车里。张一凡指着水库下方的两个村庄道“先把他们转移了再说,今年的汛情与往年不一样,我们要高度重视”

    舒乡长本来想解释几句,但看到张一凡如此慎重,他也不再说话了。按以往的惯例,洪水再大,也淹不到那两个村庄,为了节省安置费用和人力物力,他们就商量着,分析应该不可能会淹没那两个村庄,于是,他们就做了这样的决定。

    但是张市长亲自指出来了,他们就不得不再次去动员,因为有些群众很顽固,尤其是年纪大的老人家,死活不肯离开这房子。

    舒家坝水库的水位越来越高,张一凡率先上了大坝,察看了水库行情。舒乡长带着乡政府的领导班子,去水库下方给村里的群众做心想工作,很多顽固的群众,坚持过去陈旧的观念,过去几十年里,洪水再大,也淹不到他们这个地方。

    一些人就与乡政府的领导据理力争,还有一些老人家,对乡政府工作组的人员提出一说法,不以为然。

    舒乡长就同陈书记商量道代市长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乡里在这上面花费的人力物力,每年不知道多少,他这么一声令下,又不知道要增加多少费用。

    陈书记也很赞同舒乡长的观点,以前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群众一直没有被转移过。最多是将水库下面的两个村庄的人转移到了临时安置点。

    主要的是,一些群众反应,安置点的条件太差,很多人都不愿意去。

    舒乡长是舒亚军的远房亲戚,从一个村长提上来的。现在舒亚军突然进了精神病医院,张一凡被任命为临时代市长,他们这些人还是有情绪。

    看到群众动员不了,雨又大,工作组的人便有情绪。为什么这个代市长一来,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下这么大的雨,要自己这些人来卖苦力。

    还些人甚至抱怨,自己一个当干部的命还比不上一个群众。群众可以坐在家里,等着干部上门去求他们转移。而他们还得冒着这么大的雨,跑来跑去的。要命的是,这些群众并没有意识到危险性,宁愿坐在家里,也不愿意去安置区。

    于是,一些工作组的人就发火了,老子吃饱了没事干,下这么大雨,跑到这里来发神经。把你们转移到安置区既花财力,又费人力,侍候你们大爷似的。不去拉倒,老子还不作这工作了。

    就在工作组的人准备放弃的时候,黄秘书长带着几个人跑过来了,雨越下越大,黄秘书长也不敢丝毫懈怠,几个人在暴雨中狂奔而来。

    看到这么多的住户,迟迟没有动,黄秘书长也不等代市长吩咐,带了几个人便赶了过来。黄承恩以前是冯书记的专职秘书,跟舒亚军关系极好,所以冯书记走后,舒亚军上台,立刻就提名黄承恩为市政府秘书长。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