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2章 舒卷(第2/8页)

    少数。”

    两人叹息一回,也只能作罢。

    第二天,她再回大理寺应卯的时候,同僚们还在聊这个事情,因为罗元把悬赏又提高了一倍,誓要找到这个孩子。而罗元两个侄子被京兆府问话的事也已经传开了,许多人心中的猜测得到了验证。都觉得如果是他们俩,那倒也不是不可能。

    大理寺诸人都觉得罗元的侄子们谋害幼童的理由也是十分充份的。其一,罗元如果有了亲儿子,侄子还能从他手里拿到多少好处其二,悬赏金额巨大,又言明不会追究,到现在还没人过来交出孩子,这人就不是冲孩子去的

    同僚们议论纷纷,直到郑熹等人下朝回来才住了口。

    祝缨去见郑熹的时候,郑熹道“你最近还去京兆府吗”

    祝缨道“也不常去。是有什么事要我去办吗”

    郑熹道“罗元和王云鹤争执了起来,你不要卷进去。”

    祝缨道“还是为了罗元儿子的事儿”

    郑熹道“就交给王云鹤吧。”

    祝缨很是忧愁“那孩子现在是死是活还是两说呢,可别闹得不好收场。”

    郑熹道“那也不干大理寺的事儿”

    祝缨不好在这个问题上跟郑熹起争执,就像郑熹说的,那也不干大理寺的事儿。这事她既然知道了,也确实有点挂心,难道真的要变成悬案又或者

    她忍了几天,各路消息却越发显得不好起来。连她家里,祝大、张仙姑甚至是杜大姐都说“一个断了根绝了后的阉人,又买别人儿子,真是造孽,现在还要骂王大人,他真是活该断子绝孙”

    罗元丢了儿子是真的发疯,这阉人比正常的男人更在乎要个儿子。他一个宦官也不怕王云鹤了,竟然说出了“王云鹤治下也没那么好,他也不配管京兆”这样的话来。

    这消息的来源并不可考,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说的,但是传来传去就传成是他这么讲的。京城的百姓也不考虑他有没有这个本事进谗言,都为王云鹤担心了起来,好些个百姓自发地给个阉人找儿子。

    一边找一个骂“杀千刀的,这回找回来了你拴在裤腰带上,可别再丢了”

    王云鹤在京城百姓心中地位极高、人缘极好,住京城的百姓慢慢动起来了,竟也没有找到这孩子。数日间,只有一条有用的消息是一个小贩,看到一个男子好像是拿斗篷兜头包了一个孩子,她好心提醒“留条缝儿,别闷着孩子。”

    那人道声谢,稍稍开了条缝,她看到了孩子戴着很贵重的项圈儿,与罗家要找的样式有点像。孩子穿的也不差,比那个男子穿得好,男子像是仆人一样。因为常有让家里仆人带孩子的,所以她也没有多想。据她说,孩子并不哭闹。把当日带孩子的三个仆人叫过来让她认,她说都不是。又问了男子的长相,没想到,这人长得十分普通,一点特色也没有。

    不管有用没用,罗元娘子就给了她二十贯钱。

    百姓不得不自发自愿寻找,又有赏钱刺激,竟再也没有确切的消息了。

    到了正月末,罗元、蓝兴等人都在说,王云鹤不过如此。祝缨听的心里很不痛快,普通人家丢了孩子,是肯定没有这样寻人的阵仗的。就这还说人家不用心,这也是没良心的。

    就在这样的流言甚嚣尘上的时候,王云鹤突然撤掉了搜索的衙差。百姓们无不拍手叫好,觉得王大人之前就是脾气太好,才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