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8章 忙碌(第1/9页)

    苏媛对“识字歌”与“识字碑”十分好奇。

    她往识字碑那里看去, 识字碑前也有几个人在看,有人在读,也有人瞅一眼就离开了。她挤上前去, 碑上的字她能认得一大半,少数几个不认得的也能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稍稍猜到。心道也不难嘛

    站着看了一会儿之后, 她忽地叹了口气, 心里有些忧愁。

    最后, 她转身离开了识字碑,想往市集里去看看山下又有什么新东西、新变化了。

    转了一圈,发现变化不大, 特别新奇的也不多, 但是集市上的人看起来与街上的人一样,都比以前更舒展、精神了一些。有一个好的官员管理, 百姓自己不觉得, 外人一看还是能看得出来的。

    在县城转了半圈之后,她回到了驿馆,吃了饭就去找表哥赵苏。

    赵苏正在家里温习功课, 才翻两页书,表妹就找上门来了。赵苏掩上书, 接待了苏媛。

    兄妹俩坐下来, 赵苏先问苏媛“休息得怎么样了”

    “我本来也不累。”

    赵苏问道“你准备名帖了吗”

    苏媛道“嗯就是常见你们送来送去的那个”

    奇霞无文字,自然也就没有名帖这种东西。

    赵苏道“对。这是礼仪,也是约定、表记。哪怕人见不着面, 见着了帖子也知道你来过了。”

    “我知道这东西的用处,好吧, 既然来了, 就照这里的规矩来, 也不算不对。”

    她忽然笑了起来“他管的地方也不比咱们家更大,人也未必比咱们家的人更多呢。”

    赵苏心里别扭了起来,说“管得好就行。”

    苏媛低声道“是啊。咱们就是缺这样的人。唉,连个文字都没有。”

    赵苏对这一声“咱们”没有太大的触动,向来都是一边骂他“獠女之子”另一边背后指指点点说他是“青蛙”山下人住洼地、洼地里养青蛙,然后两边都有人骂他是“杂种”。有人跟他说“咱们”的时候,他通常会非常的警惕,因为这代表有人要拉拢他了或许要把他当枪使。也就父亲更在意他,母亲还总是惦记着山上舅舅家。

    哪怕是亲表妹说“咱们”他都不自觉地警惕起来,含糊地应道“没有文字是麻烦些。”

    苏媛摇头“比麻烦还要大一些,我说不清,但道理我懂的,咱们比山下人差得太多了。我学这边的话,好些词句都不明白,咱们的话里也没这个东西,要看到了事儿才懂,像个傻子。”

    赵苏道“现在不是知道了知道了就行。”义父说过,并不是福禄县的人比别人蠢,只是没见过罢了。现在见过了、知道了,就该走下一程了。

    苏媛道“我为文字的事儿发过愁,咱们自己没有文字,寨子的别人可以不用文字,但是咱家不同,家里要管许多事,事情越来越多,没有文字就只靠脑子记,过不一阵儿就记乱了。我想自己造一套文字,可这太难了”

    赵苏心底有些诧异,没想到苏媛还曾有过这样的雄心壮志。他想,倒是个好想法,可惜你现在的本事确实是不不行的。

    他说“就算创制出来,用的人少了,不久也就没了。”现成的例子就是福禄县了,福禄县里读书识字的人不算少了,比起到外更繁华的地方呢无论是官话嘴皮子还是文章笔杆子,都差得远了。用进废退,各处皆然。

    苏媛道“我曾想过借用山下文字,两边的话不是一一对应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