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361. 攒人 傻孩子,干活吧!(第4/5页)

    不上别的什么忙,请郎君千万为他分忧。他少年时多么有气性的一个人,不肯服输、不肯低头的,到了北地竟也要小心谨慎。”

    金良与祝缨一番谈话,让他忧心不已,这些倒霉官儿还不能治罪,忒窝囊了。他明白道理,却又为祝缨憋屈。想陈放是前丞相的孙子、孙女婿,本地别驾又是他岳父家的人,便私下来寻陈放,说了自己的担忧。

    陈放只觉得金良一把年纪还是单纯可爱,旗杆上还挂着俩呢,祝叔父的气性什么时候也没改啊。不过对自己人不亮尖牙利爪罢了。

    他极礼貌地道“您说的是,我们自当为叔父分忧。”

    金良搓了搓手“好、好,那、那我就不打扰了。”

    陈放将这位可爱的老人送出门去,回房来见小厮在吐舌头,轻斥道“你那是什么鬼样子”

    小厮低头闷笑。

    陈放与苏喆等人次日又被派了出去,到乡间转悠。他观察了一下所有人,见祝青君、项乐等人换了简朴的布衣,想了一下,又缩回房里也翻出一件最简单的袍子换上。

    出去到乡间又走访了几日,学着祝缨的样子,到农户家里讨水喝,讨点饭吃,看人吃得如何。试着与人聊天,听他们讲故事以听取风评。

    到了估计好的日子,他便马不停蹄地又赶回了行辕本州的考试,开始了。

    这一天,天公作美,风很小、太阳很好。

    祝缨率众到了官学里,与阳刺史等官员碰了个面,先祭拜孔子,再宣布考试。

    考试分三天。官学生早有身份验证,拿名帖直接入场。贡士有阳刺史筛选过了,也可拿名帖入场。此外还有一些本地的士子,持名帖与本地官员、士绅的保书,也可入场。

    时间虽然仓促,但是北地平坦,交通比南方便利得多,通知下去之后,到场的考生着实不少。州学、县学生便有二百多人,再有十名贡士,又有数十学子,人数达到了三百。

    而祝缨也只打算在其中选四十人。

    先讲规则,不得作弊,糊名。

    祝缨亲自坐在上面,听着外面唱名,忽然指着其中一个考生道“带他上来。”

    阳刺史问道“大人看他与众不同么”

    祝缨笑着摇了摇头“拿名帖来看。”

    此人唱名,说是某县乡绅之子,但是祝缨看他的样子却是不像的。读得起书的人家,家境一般不会差。当然也有像她这样偷听的,以及梧州一些靠宗族周济的穷孩子。总的来说,都比较体面。

    这一位样子也算端正,但是行动间略带一点局促、警惕。腰会不自觉腰一下,脖子会不自觉低下去,肩膀、两臂往内收,这是在安逸的环境中很难养成的特质。

    再看他的衣着,新衣,像是士绅人家能穿得起的,但是他行动间总有点不自在,不停地在理衣服。好像很难得穿这样的衣服似的。他脚上的鞋子也是新的,走路也带点不适应。

    阳刺史问道“你是何人”

    这是一个未留须的年轻人,大声说“晚生某县李生。”

    祝缨突然问道“你爹叫什么”

    这人马上张口“崔五”他猛地卡住了

    阳刺史道“怎么会说不出自己父亲的名字来查谁与他同乡不对你姓李你爹怎么姓的崔赘婿吗”

    很快便被查出,此人姓崔,乃是个替考的

    近年来,普通人出仕愈发地难了,丘一鸣从南往北跑了这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