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382. 新案 他们是不是疯了?(第4/6页)

    相公来了。”

    祝缨道“他说什么了吗”

    郑熹不在家里守孝,到她这儿来是要做什么

    祝文摇头道“没有,就说来看看您。林风、小妹陪着他在厅上喝茶呢。”

    祝缨道“走”

    到了门口,看到了郑府的车马,祝缨跳下马来,对郑府的马夫、随从点点头。对祝文道“怎么不招待”

    那人笑道“好叫大人知道,他们几个已经进去了,我是今天当着留在外面头马的。”

    祝缨道“那也上壶热茶。”然后大步走了进去。

    郑熹此时又在与祝青君说话,他对林风、苏喆还算认识,对祝青君就比较好奇了。祝青君放在郑熹面前就算是个“其貌不扬”,不过既然是祝缨认为可以做校尉的,郑熹就要多问几句“你是哪里人呀家里还有谁想家了吗”

    祝青君道“家里早就没人了,遇到了大人,才有一口饭吃。”

    听到脚步声,祝青君往后退了退,苏喆等人都起身。祝缨看郑熹一身素服,很是从容,道“您怎么来了有事,叫人来说一声就得。”

    郑熹道“那怎么成呢要紧的事,还是亲自来一趟的好。自你搬家,我还没来过呢,不带我看一看你的书房吗”

    “请。”祝缨对身侧摆了摆手,苏喆等人都没跟上来。

    两人到了祝缨的书房,她的书房里如今已搜罗了许多的书籍,仆人点上灯,上了茶,又垂手退了出去。

    两人坐下,郑熹看书房陈设并不讲究,道“你对自己还是这么不上心。那边桌子太呆板了,上次那对彝器往上一摆,不是好看多了”

    祝缨道“收库里了,让他们找去。这些日子风平浪静的,还以为您这几天不好动弹呢。”

    郑熹道“我又不是在家里坐牢了”

    “这话可不好听,”祝缨说,“那您这是”

    郑熹道“大郎不能给你,既然说要学习庶务,索性做得痛快一些。我给他安排到地方上去,认认真真地任一任地方不要去过于富庶之地,那样履历光鲜、一路顺遂,却难学得到东西。走得太远,我又不放心,我想,让他去北地。”

    他认真地看着祝缨,当年,祝缨去福禄县的时候他就是不乐意的。但是从祝缨的经历来看,去一个比较艰苦的地方,确实能够磨炼人。

    祝缨道“三年恐怕不够,刚咂摸出味儿,就回来了。洗不去娇贵习气。”

    “好,就听你的,”郑熹说,“但是北地很大,去哪里更合适呢”

    祝缨道“如果说北地的话,刺史,他还差一点资历,县令又不合他的身份,知府就挺好。我知道有一个地方适合他。”

    这个地方是比较好的,现任的知府是祝缨比较看好的,还想给升一升呢,正好升了这个,给郑川腾个位置,让郑熹出力、兼郑熹的人情。这个知府下面有三个县,其中一个县令又是梧州官学生出身。

    这样,做知府的郑川手下也算有“自己人”,不至于完全悬在空中,会有人告诉他下面的实情。三个县令的出身也不一样,打架也是会有的,让他们闹一闹郑川,也没什么不好。

    上面的刺史是阳刺史,是原来的御史大夫阳大夫的族人,阳家与郑家也是熟人。

    祝缨道“我在北地的时候,摸过一次底,人口、土地、士女,都是有数的。大郎启程前,我让他们收拾出来,他也好有个数。”

    郑熹拍板,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