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74章 立储风波(四)(第2/2页)

    有打算。

    朱高煦作为知情者,亦非历史上那个朱棣说啥都信的傻憨憨。

    他知道朱棣这么做,很可能是为了用“立储”之事拿捏他,好让他忠于王事,认真把新币推广、科举革新之事落实下去。

    朱高煦有四海商帮在手,并不担心新币推广。

    可是,试行科举革新,并非易事,即便是试行,也会困难重重。

    朱元璋正是知道科举革新的困难程度,才硬撑着非要在驾崩之前,替朱棣、朱高煦父子俩将科举革新的国策定下来。

    就在朱高煦思索之时,道衍和尚又接着说了一番话。

    “公羊传曰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左传曰太子死,有母弟则立之,无则长立。年钧择贤,义钧则卜,古之道也。又曰王后无嫡,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世子可知,古圣先贤为何要坚持嫡长子继承制”

    “大师有所问,小子不敢不答。”

    朱高煦先是谦虚的说了一句,然后认真阐述他的观点道“我理解的嫡长子继承制,应该是无嫡子及有罪疾,立嫡孙;无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孙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孙。曾、玄以下准此。这里所谓的嫡长子涵盖了嫡子、嫡孙、嫡子母弟、庶子之最贵或最长者。古圣先贤发现,可以利用嫡或长的先天条件,将皇位继承人的候选范围缩到最小,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皇室子弟为了争夺储位而骨肉相残的事件发生,能够尽可能的保证皇位有序传承,有利于国家社稷的稳定。”

    “然也此乃嫡长子继承制之核心要义”

    道衍和尚赞道。

    他停顿片刻,接着说道“世子能想到这些,自当理解陛下的苦衷。”

    “我知晓父皇有苦难言。”

    朱高煦附和着说了一句,然后意味深长的言道“大师有话可以直说。”

    “世子不必多虑,老衲对陛下立储的态度,是既坚定又明确的。”

    道衍和尚先表了态。

    他既然见朱高煦,自然是支持朱高煦为太子。

    对于这一点,朱高煦也是心知肚明。

    “世子或许会疑惑,老衲为何会支持世子实不相瞒,老衲以为,世子最像今上,可以继承今上之志向。世子为人,该狠时绝不手软一击必中,该隐忍时如潜龙蛰伏在渊,做事谋而后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历来成大事者,皆不过如此。”

    道衍和尚打算对朱高煦坦诚相待,又接着说道“老衲看得明白,当年太祖之所以会在懿文太子病逝不久后,下令让今上以亲王身份入住东宫,正是因为深得太祖之圣眷的世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