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2章 统计大明(第3/4页)

    黑透了。”

    隋唐时,官员十天休息一次,称为“旬休”,而读书的学子也自这时开始有了完备的假期。

    首先是旬假,十日一休,相当于后世的双休日。

    其次是田假,在每年农历五月北方麦子成熟的时候,为期约一个月,读书的学子们回家下田割麦,相当于后世的暑假。

    最后是授衣假,“授衣”即“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授衣”,农历九月已近暮秋,天气转冷,学子回家取新制的冬衣,授衣假为期接近一个月,相当于后世的寒假。

    到了元代,旬假、节日假都化为乌有,全年的假日减少到十六天。

    大明开国之后,朱元璋更是将假期精简为每年只休息三天,分别是正旦年节、冬至节和万寿节。

    永乐开元后,朱棣为示新君宽仁,大规模恢复假期,每月三天的旬假,加上正旦、上元、中元等传统节日,形成了延续后世数百年之久的节假日体系。

    眼下,朱棣急着想了解大明财政,自动忽略了官员有旬休的这个现实问题。

    他此时听了朱高煦的补充,便对李兴道“户部尚书郁新的宅子距离皇宫最近,你带人抬轿子,去把他请来。”

    “奴婢遵旨”

    李兴恭声领旨退了下去。

    朱棣让人用轿子把户部尚书郁新请进皇宫的做法,再次刷新了朱高煦对朱棣这位工作狂的认识。

    他本想劝朱棣改天再找户部高官商议赋税之事,但转念一想,既然朱棣兴致所在,他又何必做扫兴之人呢

    更何况大明的赋税确实有诸多疏漏的地方,用户部尚书郁新之口,把这些问题说给朱棣听,远远比他朱高煦提出来的效果更明显。

    “走,咱父子俩先去文华殿等着。”

    朱棣说话的同时,起身离开了龙榻。

    “是。”朱高煦恭声道。

    半个时辰之后。

    “老臣拜见陛下。”

    郁新进入文华殿,连忙躬身行礼道。

    “郁卿免礼。”朱棣扶起郁新道“朕此次唤郁卿来,是有事请教。”

    郁新连忙道“臣不敢当,陛下有所问,臣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为何会有人说本朝的赋税收入不如宋朝”朱棣直言问道。

    其实大明的财政收入刚开始并不低于宋朝前期,但宋朝中后期的盐酒茶税增加之后,大明的财政收入就开始低于宋朝,但差距并不大。

    后面收入低于宋朝的根本原因,乃是大明赋税长期不增长,反而有下降趋势。

    大明财政收入从洪武开国到永乐年间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自永乐后期开始下滑。

    “回禀陛下,两宋之疆域,远不如我大明辽阔,但其年均赋税折算成白银,却与本朝相差不大。”郁新道。

    “这是为何”朱棣问道。

    郁新道“陛下,宋时商业繁荣程度远高于农业,因宋廷不限制土地兼并,故而导致民间土地大量被兼并,很多百姓为了生计不得不改行成为手工业者,如此反而促使宋代商业繁荣。”

    “宋廷还取消了宵禁,因此其夜间城坊闹市商业极为发达,且全国商业城镇之数远超唐代。商业的繁荣,给宋廷带来了巨额的商业税收。”后世有人说明朝商税税率很低,因此没多少商税可收。

    其实大明商税种类并不少,而且自开国之后,其种类是逐渐增长的。

    当时的通行商税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