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54章 出海究竟赚不赚钱(第3/4页)

    。”

    “若依赵王殿下之言而行,如此一来,以后谁还敢来大明朝贡”

    郑和当即解释道“因此,微臣建议,另一半由朝廷按官价收购,再拿到市场是卖出,两价相差,利润必定不菲。”

    朱棣点头道“是个主意,既拿到了番货,又不失我大明上国礼仪,可谓是两全其美。”

    “这个主意虽然不错,可这一买一卖,由谁经营呢”郁新又问道。

    “当然是市舶司了”朱高燧抢话道。

    朱棣闻言,微微有些皱眉。

    他发现朱高燧现在变得有些跋扈,与他左手下方稳坐泰山的朱高煦完全没有可比性。

    郁新道“京师附近,哪里来的市舶司”

    郑和躬身接话道“可由户部派官员,代为管理。”

    “郑太监的意思,是让户部臣工都去做买卖”

    郁新义正辞严道“一买一卖,如同商贾小人一般,岂有此理”

    朱棣沉默无言。

    御史桂湛出列道“陛下,此举不可。自古君子喻于义,小人趋于利。让户部官员出去做买卖,成何体统”

    他接着道“再者,用番货去赚我京师百姓的钱,这与巧取民利有何区别这般左手倒右手,并没有为我大明从海外番商手中挣来一分钱”

    “此言是大大的荒谬敢问桂御史,能买得起这些番货的,有几个是平民百姓”

    朱高燧大声反驳道。

    朱棣总算点了一下头,表示朱高燧这话说的比较中肯。

    看着朝堂上众人的争论,朱高煦知道,若不改变重农抑商的观念,朝廷很难实现真正的富强。

    若朝廷没有足够的钱,自然就难以支撑战争,以及攀科技树。

    长此以往下去,朝廷财政赤字不断,就会像历史上的明朝一样,最终被军费、赈灾给拖进泥潭,直至大明社稷倾覆

    “七天交易的事,就这么定了。”

    朱棣望了一眼朱高煦,见后者沉默不语,于是朗声拍板决定道“官价收购番货,然后再上市交易。”

    他说到这里,望着桂湛道“朕允许番人在京师附近出售货物,可并没有禁止我大明的子民卖货给番人。大明子民赚到了钱,便可体会到朕开海之策带来的好处。”

    这时,朱棣豁然起身,俯视着堂下朝臣,高声说道“既然众卿口口声声要为君父分忧,那好,从这个月开始,全国所有官员的俸禄,皆用郑和运回来的番货按官价折抵。这叫番货折俸,替朕分忧”

    他望着郁新、桂湛,接着道“既然你们认为做买卖有辱君子之名,有悖为官之道。那这个买卖,朕来做”

    朱高煦见朱棣起身,也连忙站了起来。

    朱棣道“太子,你替朕主持这件事。”

    “儿臣领命”朱高煦躬身道。

    散朝后。

    春和殿。

    太子书房。

    朱高煦正在与户部侍郎夏原吉商谈事情。

    “太子殿下,自上次国宴之后至今,经臣统计,竟少了碗碟、酒盅等餐具五百八十余件。这些诸国使臣,真是有失体统”

    夏原吉苦着脸,起身拱手说道“臣请殿下让郑和务必与那些贡使说一说我华夏礼仪。”

    “那些瓷器碗盘若不招人喜欢,谁还拿”

    朱高煦笑着说了一句,并抬手示意夏原吉不必多礼,坐下说话。

    夏原吉道“臣只晓得,再喜欢也不能偷的道理。”

    “偷这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