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63章 哈密生变(第2/3页)

    煦,朕打算最迟明年二月,对西域用兵。”

    “莫非西域有变”朱高煦沉声问道。

    朱棣颔首道“不错,朕昨夜得到密报,哈密忠顺王脱脱第二次被其祖母速哥失里驱逐离境,此时已客居在甘州。”

    “父皇,儿臣认为,此事对大明来说,乃是一个攻略西域的良机。”朱高煦低声道。

    朱棣点头道“不错。”

    洪武五年,徐达挂帅,带领李文忠、冯胜兵分三路进攻北元。

    徐达率领的中路军队遭遇扩廓帖木儿的围攻,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兵,只有冯胜、傅友德的西路军攻取甘州、兰州。

    朱元璋认为短期内扫清北元势力可能性不大,再加上东北方向的高丽和占据云南的北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都在与北元朝廷积极联系,大明需要集中兵力消除北元和云南梁王势力的威胁。

    为此,大明开始在北部边疆采取以防守为主的军事战略,之后设置了甘州、肃州等卫。

    大明暂时停止对北元的军事进攻后,改以招抚的方式拉拢北元残部以及边疆番人首领,使其成为大明藩属,从而构筑起一套新的防御体系。

    在这种情况下,位于天山南北两路与河西走廊交汇区的哈密之地,则成为了大明防御北元的重要一环,更可以作为大明、瓦剌、吐鲁番的缓冲区。

    自西汉张骞“凿通西域”以来,西域就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的管辖范围,到了唐朝时期,更是在西域广袤的土地上先后建立了四个都护府加以统治。

    但随着唐朝灭亡和五代十国时期的纷争,到了宋代,中原王朝已经失去了对西域的有效管辖。

    唐宋时西域属于回鹘及吐蕃,元代时西域则属于察合台汗国统治。

    直到此时的大明,才又有了经略西域的机会。

    因此,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派出都督濮英统兵进攻哈密,占据此地的兀纳失里遣使投降,随后被朱元璋封为哈密国王,从此哈密国成为大明朝贡体系下的一个属国。

    洪武二十四年,兀纳失里因为请求“以马市易”遭到大明拒绝而阻断从西域来的朝贡者,朱元璋遂命左军都督佥事刘真、甘肃都督宋晟率军攻占哈密。

    次年,兀纳失里派遣使者贡马请罪,朱元璋恢复其国王之名。

    洪武二十六年,兀纳失里病死,其弟安克帖木儿继为肃王,也就是大明册封的哈密王。

    同年,陕西行都司徒置甘州,大明基本上实现了对河西走廊的有效管辖和军事控制。

    然而,由于大明西北独特的地理和复杂的民族,特别是别失八里东察合台汗国占据西域,而西域与嘉峪关之间的广大区域仍有大量游牧部落生活,大明难以将资源有效地输送至遥远的西域。

    永乐元年,朱棣遣使臣亦卜刺佥等受诏往哈密抚谕,允许哈密以马入大明市易。

    此次诏谕与洪武年间不同,朱棣给予了哈密故元肃王安克帖末儿同大明互马的权力。

    得到巨大经济利益的哈密王,选择在政治上臣服大明作为回应,向大明遣使,再三上表请求大明第二任皇帝朱棣赐他王爵。

    因哈密王安克帖木儿遣使再三请求,朱棣遂以“前代王爵不足论,今但取其能,归心朝廷而封之,使守其地,绥抚其民”为由,封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

    就这样,哈密在实质上成为了大明的边防前哨,从而引起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