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八十章:温水煮青蛙(第3/4页)

    的早朝上,朱棣颁布了一道暂时对安南实行军管的圣旨,并昭告天下。

    散朝后。

    武英殿。

    “保儿,你知道朕为何让你坐镇太仓么”

    朱棣负手而立,看着地球仪上的太仓问道。

    他的左侧站着朱高煦,右侧站着督漕总兵官兼太仓卫指挥使平安。

    平安躬身道“回陛下,刘家港属于太仓治下,而太仓又是朝廷存储粮食的军事重镇,臣镇守太仓,是为陛下镇守大明的粮仓。”

    “不错,太仓之重,一为粮仓,二为刘家港。此港起于南宋,兴于前元。”

    朱棣点头道“前元疆域广大,为实现南粮北运,前元朝廷在短短几十年间,重修大运河,新辟海运,不断扩大海外贸易,使得刘家港成为了当时江南漕运和海运的集结地。”

    平安接话道“陛下所言极是,本朝开国之初,民间传言江南首富沉万三,当时就寓居于刘家港,并经常泛海经商。”

    朱高煦指着地球仪上刘家港的位置,对平安说道“平叔,刘家港处于我大明东海岸线的中心,北连长江,东傍东海,南北与广州、泉州、庆元、天津等港埠的联络十分方便。”

    今年五月中旬,朱棣巡视北疆结束后,从直沽口乘船出海,他见此处兼有河海运输之便,位置十分重要,便下旨将直沽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朱棣考虑到此地是从海上进入北都的交通要道,下旨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筑城设卫,作为军事要地,称天津卫,后又增设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

    “平叔请看。”

    朱高煦将手指从刘家港往后划到内陆地区道“刘家港的背后是广袤的长江流域与富庶的太湖流域,维系前元朝廷生存的漕粮便主要取自这一地区的江浙、江西与湖广之地。”

    “保儿,朕问你,此次从江浙等地运集粮食,你打算如何行事”

    朱棣沉声问道。

    平安思考片刻后,认真的答道“回陛下,臣打算分三条内河运输线,来运转粮食集中于刘家港。”

    “第一,浙西线。海船从刘家港分赴平江、无锡、常州、海盐、湖州、松江、乌泥泾、江阴、镇江等九处仓库运粮。这一内河航道,可以充分利用江南地区的水路。”

    “第二,浙东线。该地粮船,包括福建船,分赴绍兴、台州和庆元装粮,往刘家港集中。”

    “第三,上江线。刘家港开出的粮船逆江而上,至真州、应天和太平装粮。”

    朱棣抚须道“你这三条运输线,与前元南粮北运从江南筹集粮食的内河航线一般无二啊”

    “陛下明鉴,这三条内河运输线,确实是节省时间与人力的最佳航线。”

    平安抱拳行礼道。

    历史上,前元朝廷通过这三条内河运输线路,使得刘家港与长江三角洲更紧密地联为整体,每年春、夏两期漕运,该港集结了约两千艘海船和数万水手,繁盛景况,可见一斑。

    “那你打算走哪条航线从海上运粮北上”

    朱棣接着问道。

    “陛下,前元世祖定都燕京时,北方财物贵乏,京师一切供给无不仰给于江南,而大运河航道不畅,运输困难且费用高,前元朝廷有意藏粮储饷以固国本,却又为旷日持久的漕粮运输和庞大的开支犯愁,迫切需要得到一条既快捷省事又减少列支的漕运通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