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六十五章:加俸?加俸!(第2/2页)

    、县官三阶,由高至低依次为此处省略三百字”

    “为了鼓励基层书办、吏员勤勉任事,特设置独属于基层官吏的官衔,定为三阶九等,由高至低依次此处省略三百字”

    他又把授予官衔的标准大致说了一通,随后将武官散阶改为军衔的事,也大略讲述了一遍。

    “诸卿以为如何”

    朱高煦坐回龙椅,高声问道。

    “陛下,臣认为如此革新文武散阶,只会让各级官职之间更加清晰,方便确立上下尊卑,维持朝廷的威严。因此,臣赞成陛下的提议。”

    吏部尚书蹇义再一次表态道。

    “臣等附议。”

    礼部尚书于彦昭、刑部尚书熊概、工部尚书宋礼等人齐声道。

    “臣等附议”

    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历城公盛延一等人接着道。

    如今的六部九卿十人,以及以魏国公徐辉祖为首的勋臣们,早就看过朱高煦对文武散阶改革的文稿。

    此时的他们不过是配合朱高煦走一个君臣共议的流程,将这事定下来罢了。

    其他朝臣见状,哪里还不明白眼前的形势

    于是,朝堂上“附议”之声不绝于耳。

    待众臣安静下来之后,朱高煦又道“朕想着,即便天下臣工有了公田银的补充,可年俸仍旧较低,甚至不如下海经商者的年收入。故朕决定设立衔银之制,让天下官员不必再为俸禄低而发愁。”

    “至于具体各阶军衔、官衔对应的衔银究竟该发放多少,户部会同吏部、兵部、五军都督府尽快拟一个章程交给朕批示。”

    “臣等领旨”

    户部尚书夏原吉、兵部尚书齐泰、五军都督府诸都督躬身出列道。

    其他第一次听到“衔银”的朝臣,大多数人都开始心跳加速,面红耳赤。

    自洪武至永乐时期,合计五十六年,在此期间,凡是正直一点的大明官员,那日子过的怎一个苦字了得

    现在,大明的官员终于熬出头了

    乾熙皇帝不是一般的大方,不仅把公田银并入俸禄之中,又额外多发一笔衔银。

    这实在是天大的好事

    “陛下仁慈”

    群臣之中,不知是谁高呼了一声。

    “陛下仁慈”

    随后,又有不少官员大声附和道。

    一时间,奉天殿上,高呼“陛下仁慈”的声音,此起彼伏。

    朱高煦满意的抚着胡须,脸上露出了“奸计得逞”的笑容。

    可他的笑,在群臣眼中,却是一种满足的笑,开心的笑。

    朱高煦完成六部九卿及内阁的人事调整之后,开始着手推行他的乾熙新政。

    不过,他考虑到要为后世子孙树立“父子一脉相承”的治国理念,决定在乾熙三年之前,推行一些对官员、读书人、农民、工匠、商人利好的政策。

    这样一方面可以为他塑造出一个“亲民”的“仁君”形象,另一方面他可以在此期间搞几个试点府县,为他之后改革官制等朝廷体制进行试错。

    毕竟,朱高煦要推行的改革是全方位的,这会对大明王朝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他不能不慎重。

    给天下官员增加俸禄,便是对官员利好的举措。

    接下来,他宣布的第三件事,便是可以与当年制定“标点符号”一样,足以让参与者名留青史的、轰动整个士林文化界、教育界的大事。,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