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四十六章:实土都司(下)(第2/2页)

    地区售卖。

    他甚至决定在和林城附近修建一些奶酪、牛肉罐头之类的加工厂,为当地百姓更多的就业机会。

    但设立实土都司,并不是文官们希望看见的。

    因为兵制改革之前,各省都司负责管理所辖区内卫所,以及与军事有关的各项事务,是地方平时最高军事领导机构,分别隶属于朝廷的五军都督府,并听命于兵部。

    而兵制改革之后,个别省保留的都司隶属于大都督府,并听命于大都督府军政部、军参部。

    如果在草原单设都司,那么大都督府的权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大都督府权力扩张,意味着武将权力的扩大。

    虽然历朝历代的文武之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朱高煦却想到了一个办法来说服文官们支持他设置实土都司。

    俗话说“千里做官只为财”,文官们之所以反对单设实土都司,是因为这样做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只要朱高煦让文官们也能得利,并给予他们一定职权,让他们参与其中,维系一个文武平衡的状态。

    那么如此一来,文官们的反对声自然就小了。

    “朕觉得大司徒户部尚书的别称、敬称所言极有道理,对于草原诸部,咱们不能再走分封羁縻的老路。”

    朱高煦环视殿内众臣,郑重的沉声道“曹国公所言同样也很有道理,如今草原上皆是部众数百或数千的小部落,已无部众过万的大部落,可谓是一盘散沙,眼下正是将草原收归朝廷直管的最佳时机。”

    “直接对草原置以郡县,代价太大,确实不合适。但若单设都司,施行军民一体管理,又缺少了对牧民的教化,非变夷为夏的长久之计。”

    他略作停顿,随后朗声道“朕想着,能否在单设都司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文教类的官职,辅以教化牧民,以求变夷为夏,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

    户部尚书夏原吉率先躬身行礼道“老臣附议。”

    “陛下,臣也附议。”

    吏部尚书蹇义紧随其后道。

    “臣附议。”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道。

    实际上,蹇义、夏原吉等文臣早就通过朱高煦之前的那道“恩旨”,看穿了朱高煦打算用实土都司治理草原的心思。

    在他们眼中,乾熙皇帝朱高煦与其父永乐皇帝朱棣一样,都是固执之人。

    但凡父子俩决定了的事,一万头牛都拉不回来。

    所以,当朱高煦主动提出设置文教类的官职,作为单设都司的补充之后。

    他们自然要借坡下驴,纷纷附和,趁势将此事确定下来。

    毕竟,多争取一些文官官职,对他们来说,总归是件益事。,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