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七十八章:为大明增加百年国运(第3/3页)

    武庙给朱棣请安的时候,询问一下朱棣的意见。

    然而,那时的朱棣却避而不见。

    朱高煦大约猜出了朱棣的心思,所以也就没有继续强求。

    他选择了将此事暂时搁置,把注意力放到了政务上,一直忙了半个月之后,才再次驾临真武庙给朱棣请安。

    “爹,我确实不是有意的。”

    朱高煦回想起这件事,低头温声道。

    “我知道,你那时是怕见到我之后,咱们父子俩会因为修不修那三条铁路而争吵。咱俩吵了起来,岂非父子不和如此便会引得人心不安呐所以说,你过一阵子之后再来看我是对的。”

    朱棣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朱高煦,平静的说道“但是,你有没有发觉,自那以后,你爹我对你变了。”

    朱高煦望着朱棣布满皱纹的双手沉默不语。

    朱棣又道“郑和说的没错啊,也就是从那以后,咱爷俩再见面的时候,我这个心里啊,还真是有点怕你了。”

    他忽然盯着朱高煦问道“你没觉得么”

    “觉得跟以前不一样了。”

    朱高煦避开朱棣的目光,吞吞吐吐的说道“有点不自然。”

    “不自然那是不习惯,习惯你怕我,不习惯爹怕你。”

    朱棣微微笑道。

    “爹”

    朱高煦抬头正视朱棣,充满感情的叫了一声。

    “习惯就好了。”

    朱棣抚须道。

    “我习惯不了”

    朱高煦提高了一点声音道。

    “哈哈哈”

    朱棣开怀大笑道。

    朱高煦上身前倾,一把握住朱棣的双手,真诚的说道“您永远是我爹,我永远是您的孩子,就算我到了八十岁,在您面前,我也是孩子。”

    朱棣缓缓思索道“高煦,你说等你到了八十岁的时候,我该多大”

    “正好一百。”

    朱高煦答道。

    “那现在,咱们俩,应该是谁大啊”

    朱棣用慈爱的目光看着朱高煦有些憔悴的脸色,不等对方回答,当即说道“你大因为爹现在都听你的。”

    他顿了顿,接着言道“人越老啊,就越小,要不怎么说老小孩呢”

    “我小的时候,你爷爷对我和你的叔伯们,可没有我对你们兄弟三人那么耐心。有一句话说的不对,那就是一顿暴揍啊。”

    朱棣说到这里,嘴角一笑,想起了一件往事。

    “忘了是哪年了,我好像是十四岁还是十六岁来着,也记不得是因为什么事,你爷爷又打我。”

    “他一打,我下意识抬起胳膊一挡,他没有想到我会抬胳膊啊,一个趔趄,差点摔个跟头。从那以后,他不再打我了。后来,你爷爷就让我与你二伯、三伯去凤阳住了一段时间。再然后,等到我入住春和宫,开始秉政之时,这一切就倒过来了。”

    “你爷爷开始听我的了。为啥啊”

    “不是因为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而是因为我长大了,他老了。咱老朱家,开始轮到我,来支撑那个门面了。现在,这个撑门面的人,成了你。”

    朱棣收回思绪,看向朱高煦,缓声道“维喆夏原吉是七年前走的,你大舅徐辉祖是四年前走的,宜之蹇义是两年前走的,你小舅徐增寿和九江李景隆也是两年前走的。”

    “永乐初时,意气风发的杨士奇、黄淮、杨荣他们,如今也都成了年老体衰的致仕老臣。”

    “你爹我也老了,人常言七十古稀,今年我七十八了,眼看着就要成为耄耋老者了。”

    “再过几日,就是你娘离开咱们的第十年,我觉得我的时候也要到了,该去见你娘了。”

    “爹我已经没有了娘,不能再没有您而且,这大明也离不开您”

    朱高煦紧握住朱棣双手,双目含泪道。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在你们兄弟三人当中,我最寄予希望的,一直是你。”

    朱棣欣慰的瞧着朱高煦道“高煦,你比爹强,爹虽善长领兵作战,却不善长理财治政养民。这一点,你做的比爹好,好太多了。”

    “当然,人嘛,就是要一代更比一代强。”

    “你娘在天上,看着如今的盛世大明,一定会笑得合不拢嘴吧”

    朱棣说到这里,嘴角不禁露出了一丝笑意。,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