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63章求关注(第3/4页)

    传,按旧制,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只包拯包大人开先例,打开官署正门,设置大鼓,使告状的人能够直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包大人立朝刚毅,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贵戚、宦官惧之,为之敛手,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

    傻苍听后很是向往,道“包青天铁面无私,慕名已久,不如咱们先进去拜一拜他”邓涛道“咱们可是连状词也未写,现下进去有何用”傻苍道“写什么状纸,咱

    们又不是进去鸣冤,只是拜见包大人,倾讲案情而已。”指指门口两边的字摊又道“不过还是把案情写在纸上好些,门口两边全是写字的先生,让他们写得了。”

    邓涛豪气顿生,道“好,好,咱们就进去见识见识这位天下名扬的包大人英姿。”邓涛信不过写字的先生,买来笔墨纸张,躲在一边亲手书写,洋洋洒洒写了将近四百字,落款处写谁人,两人想来思去,决定还写邓涛名字,如果连包拯都信不过,那世间又还有谁能信得过

    两人登上台阶,走到大鼓前,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连敲九下,鼓声低沉而扬,余音了了,直达门户之内。稍过片刻,有官差出来带两人进入大门,大门后是一座庭院,庭院正中放着一块巨大戒石,上刻太宗皇帝的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字,用以提醒公堂上执法者禁愚蒙百黎,否则天理昭彰,善恶明鉴。

    绕过戒石,踏入大殿公堂,迎面一幅“海水朝日”图置于官案台后的墙上。此图民间又唤做“日出东方”,放于衙门公堂正中,乃劝诫官员应“清如海水,明似朝日”。小民进入公堂乃为官司而来,打官司必定意味着要掀起阵阵波澜,平静的生活将被诉讼所改变,令名罪责也因之而锤定。这幅“海水朝日”图描绘出了日出东海之时,光芒四射,冲破一切黑暗和狂暴的景象。它除了告诫官员要洞悉千变万化的世界,使百姓生活重归于平静,为治下带来光明之外,还殷切地希望通过公堂的裁断,为天子带来海晏河清的政局。

    图中青色的海水和天空,干净清明、深邃而宁静,以柔和温暖的色调来改善公堂压抑沉重的氛围,意在提喻进入开封府公堂的人,不管是贫民还是权豪,公堂上的包大人可明辨是非,冷静公正地处理案情纷争。

    傻苍和邓涛瞧

    见该图,宏大的意境扑面而来,内心得已坚定一分。图画之上,还挂有一副“正大光明”匾,四字架构端正,磅礴大气,犹如一根定海神针,稳定正人之心。

    傻苍身处其中,一种奇怪感觉忽然袭来,头昏目眩,险些摔倒,邓涛连忙扶着他,问道“怎么了”傻苍定了定神,道“无事。”与邓涛缓步进入,对公堂上包拯行跪拜之礼。

    包拯黑脸如漆,头额上有一道弯弯的月牙,双眼精光如电,端坐在公堂之上,见得堂下击鼓鸣冤的是两名青年,稍感意外,问道“堂下何人,报上名来。”邓涛道“禀报包大人,草民邓涛。”傻苍仍用化名钟皓俊相报。

    包拯道“击鼓直入,有何冤屈”邓涛道“草民邓涛,广东广州府人氏,父亲邓德,横遭污蔑,蒙受巨冤,罪名有三,一为包敝朝廷钦犯;二为阴谋造反;三为行刺皇上。一家上下七十六口由此而被广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