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20章 黄河之水地下来(第2/3页)

        沈括迟疑道“这伙人有恃无恐深入我国腹地,自是个个武功非凡,凭咱三人怎对付得来需调来精兵强将帮忙方可成事。”周苍道“你说得没错,可任由洪水肆虐多一天,汴梁将面没城之厄,不知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若有逆贼趁机作乱,将更加不得了。”

    王诗冲大义凛然道“拯苍生于危难,我辈义不容辞。”

    “那好,咱们一边上报一边去狼汤渠探个究竟。”

    商量完毕,三人共乘二马往阳武县驰去,奔行一夜,天明时分到达狼汤渠。

    狼汤渠,古之百尺沟也,实为当地颖水,南合交口,东出新沟,颖上有堰,谓之新阳堰,又称百尺堰。

    下得马,沈括双腿八开,摇摇欲坠,连路也不会走了。

    入堰旁一村,寻保长,告之来意,保长大惊,即遣人赴衙禀告,为增可信,周苍写寥寥数字短笺,署名殿前司指挥副使周通。

    保长识字,更不怀疑,聚集村人听候指示。

    沈括问村民,近几日可见陌生人出没,并大致形容长相。一村妇答曰日前见得五辆马车经过,驾车人孔武青壮,与寻常车夫有异,还因多看几眼招来漫骂,并指明行进方向。

    沈括甚喜,又问近日可见异状听异音,一老妪独居村东,称两日前凌晨时分被呜咽声吵醒,后有隐隐流水声持续,自此安静时分皆可闻,却无法辨别水声发自何处。

    保长带三人至老妪居处,沈括以耳贴地片刻,站起指着远处一棵槐树,“水道就在树下,深约五丈。”

    水道自西北流向东南,而五辆马车也正是往着水道上游行驶。

    周苍指着西北方问那边有什么,众人皆答,离百尺堰十六七里开外,有座不高石山,山顶一眼丰泉,水帘挂壁,水激底石声响如雷,漾雾蔽日,故名沯山,泉水常年不歇,滋养周边百姓。

    三人一听更喜,均以为沯山之“沯”实为“闸”也,还道会有番艰难波折,未想轻易便探知水闸所在。

    问起黄河地下水道及水闸相关传闻,众村民茫然,无可置答。

    沯山,其形似磨,故又名磨山。

    宽阔大地平整无垠,挨近天边,三粒黑点晃动,行得近,看清原来是三个挑着担子的农民。

    行至山脚,轰隆隆水声传来,转一个弯,一条银带自峰顶垂入山谷。穿过一片树林,见路上停得三辆马车,上山路口守得四名汉子,凶神恶煞阻拦驱赶上山者。有倔强者硬要上山,据理力争,未想一汉子抬脚便踢,直将那人踢飞出三四丈远,摔倒后再也没爬起来。

    三青年农民乃周苍沈括王诗冲所扮,于林中远远看着,沈括道“看来咱们得另找上山之路。”周苍道“沯山四面皆陡峭崖壁,找也白找,欲上山,还须得走此路,不然那位大哥也不致送命。”

    “你可有信心将他们全干掉”王诗冲问。

    “敌情未明,硬闯说不定会惊动山上恶人,如若引来胖头陀或蒙头怪,哪咱们就离死不远了。”周苍摇摇头道。

    “可有妙计”沈括皱起眉头。

    周苍目光落在三辆马车,眼珠一转,计上心头。

    “嘿嘿,兀那狗贼,连俺们的马车也敢偷,俺瞧你定是活得不耐烦。”道口一黑汉发现有人偷马车,大呼小叫撒腿追将上去。

    余下三人面面相觑,从未想过天底下有如此浑人,青天白日于老虎眼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