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67章 未酬壮志空余恨 唯盼英豪换…(第2/3页)

    道“北靠山,南面海,河流纵布,我瞧这座城市有可能是广州,广州海运航业发达,是我大宋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定居了无数夷人,可能是夷人反客为主,占我地盘,传播邪教,那起义军领袖诛杀夷人,恐怕是为避免五胡乱华的悲剧重演。至于砍桑树,那好解释,我国是丝绸大国,砍了桑树,无法养蚕,那便何来丝绸贸易他这样做,实是为了断绝番夷之人再来我国之打算。”

    丁娇似懂非懂点点头,走到下一幅画旁,指着画面问“这些起义军好像在斗大户,分粮食给百姓,看来他们也不是只干坏事。”周苍道“杀蛮夷之人怎算干坏事不但不算坏事,我看还是好事呢。”丁娇道“杀人还算是好事你这样的人哪,太过危险。”周苍笑道“丁姑娘你头发长,见识短,须怪不得你。有些人该杀就必须杀,否则就是养虎为患,就如安禄山这个胡人,为了一个女人,起兵造反,断送我大唐盛世,如果能将其扼杀于摇篮当中,那还来安史之乱历史都将为之改写。”

    丁娇道“你说得对,如果大唐不衰败,一直发展继承下来,咱们何来膻渊之盟的耻辱”

    随后的壁画都是行兵打仗的内容,其中有一张比较有趣,其内容是起义军入城,遇到屋前挂灯笼的皆不入内,不挂红灯的,起义军冲进去抓赃官老财主,只一宿就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杀光了。

    丁娇拍手欢呼道“这幅画你别说,由我来讲,呃我少时听说过这个故事,据说古代有个首领带领起义军北上,攻打一个什么城市,围城三天攻不下来。首领便秘密入城打探,不幸陷于城中,为一个老人所救。老人并告诉了他攻城的方法。首领很感动就说:老人家,你家有红纸吗老人说:现成的没有,店铺里能买到的。首领说:你买几张红纸,扎个灯笼,正月十五挂在房檐上。首领走后,老人把消息传给邻居,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全城穷百姓都知道了,家家买红纸扎灯笼。首领回到大营,马上召集将士商量,到了夏历正月十五晚上,带着五千精兵,摸过护城河,按老人所指的路悄悄入城,一声号炮,内外夹攻,很快攻破城门,起义军进城了这时,穷人家门口都挂起了红灯,全城灯火通明。凡是挂红灯笼的大门,起义军一律不入。第二天,首领开仓分粮,还派人给那位老人送去二百两银子呢,自那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这个习俗便流传下来。”

    周苍听完,问“说了这么多,那起义军首领到底是谁”丁娇搔了搔脑袋,道“只记得有这么一件事,却忘记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周苍道“你啊,关键的不记,就尽记些旁枝末节。你说的这些故事内容,就不说我也猜得差不多。”

    看下一幅画,丁娇又是拍手,又是蹦跳,兴奋叫道“这一幅画我也知道。”周苍看过去,壁画中,起义军经过城镇,有人在屋前放置艾草,那起义军军纪严明,未有打劫骚扰沿路百姓,还有百姓夹道迎送。

    丁娇不管周苍爱不爱听,脱口道“起义军攻打中原地区,时值端午。当地官员放出风声:起义军隔山摇刀,人头落地动员民众逃离家园,是谓躲刀口。以牵制义军不断扩大之势。

    中原地区某户人家,男人都外出了,家中只有一妇人与二个小孩,一小孩为亲生,一小孩是她嫂子的遗孤。亲生的小孩刚能行走,她嫂子的遗孤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