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十九章 洞察真相的盛长柏(第2/3页)

    二哥哥,他这人就这样,认死理,讲证据,毕竟咱们也拿不出姨母清白的证据,但长槐不同,长槐是治军之人,军中将士犯了错,若没有确凿证据就发落,搞不好会冤枉好人,老太太见多识广,您也知道,军中律令,七禁令五十四斩的,条条都是要命的,咱们上下嘴皮一番,哪个将士不是有全家人要养,除非证据确凿,还是要给将士们一个解释的机会。”

    听到盛长槐这么说,王老太太也虚情假意的附和着说道。

    “我就倚老卖老,叫你一声槐哥儿,难怪槐哥儿这官越做越大,小小年纪就从白身变成世袭罔替的侯爵,这治军果然有一套。老太太我虽然不懂军中之事,但平心而论,槐哥儿此举,定会得到将士们的拥护,恐怕这侯爵只不过是个开始,总有一天,槐哥儿就会同你那岳丈一样,成为大宋第一等的公爵,老太太我看人还是很准的,槐哥儿有这个能力。”

    一旁的康家儿子见自家母亲还是免不了被责罚,心中虽然还是觉得不满足,但听自己舅舅说,能谈成这样,王家已经付出很多了,兴平侯盛长槐也做出了很大的让步,担上了不小的干系,恐怕从此在盛家姐妹中就无法立足了,也就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说来也可笑,康家的大娘子出事,康家没有一个大人出面,只有一个尚未加冠的儿子充当主事人,康家那个儿子虽然不是个成器的,年纪又小,但他的态度,也代表了康家对此事的认可,要不然,谁会在乎他的意见。

    康姨母在歹毒,他这个儿子到底是亲生的,还知道为母亲在争取一下。

    “表兄,我母亲到底是康家的大娘子,又是姓王,让盛家的人责罚,恐怕有些名不正言不顺,若是如此,岂不是表示母亲仍有怀疑。对于表兄和外祖母的决断,我年纪尚小,不敢有任何不满,但是还请表兄在应承我一件事,就由祖母派人惩罚,您看能否通融一下。”

    王老太太和盛长槐商议的皆大欢喜,到底是老狐狸,知道顺杆子爬,说什么谁都知道盛长槐是盛紘的亲生儿子,王大娘子是王家女儿,盛长槐若是没有出嫁,按照礼法,王家也是他的外家。

    又说什么王家不敢高攀侯府,但王家子女和康家子女和盛长槐平辈轮交,以后要多多走动,不如就喊盛长槐表兄表弟以示亲近,盛长槐好像被王老太太许诺的好处撑晕了头脑,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这才叫王老太太和王家舅舅觉得盛长槐并非是表里不一。

    “住口,晋儿,你槐表兄宅心仁厚,咱们也不能得寸进尺,你外祖母和你槐表兄商议的事情,又岂是你能质疑的。”

    娘亲舅大,康姨母不在,王家舅舅便代替康姨母教育康家的儿子康晋,也是害怕盛长槐被康晋这不知好歹的要求激怒,谈好的事情在变了挂。

    “王家舅舅不必如此,康家表弟是纯孝之人,他要是不给母亲求情,我反而还看不起他,不过他说的也在理,让盛家的人来惩罚,确实有些站不住脚。这样吧,为了避嫌,康家的人就算了,还是请太夫人安排人手,早处理早完事。不如现在就罚了康姨母,几家人折腾一天了,打完了板子,太夫人和王家舅舅也好赶紧带姨母回去养伤,家里还一堆事呢,我也好处理好这边的事情,王家和康家在,到底有些不太方便。”

    王老太太和王家舅舅大喜过望,谁知道康晋那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