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25章 王霖:若要杀一儆百,那就选秦桧(第2/3页)

    暗,国将不国”

    “至此国难当头,亡国灭种的危机触目可及,可我宋廷上下,此时此刻非但不思君臣一心,奋发图强,抚民生治经济强军备,富国强兵以抗外敌,反而在朝堂内外频发内讧,党同伐异,祸延宫墙”

    “储君扛鼎已有数载,可如今却竟出夺位之争此乱一开,大宋江山社稷必更处风雨飘摇之中,而宫乱起则殃及天下,民更不聊生、军更加怠战,若外敌趁势而起,长驱直入,大宋数百年江山必将毁于一旦”

    李纲言辞康慨,神色痛不欲生,痛哭流涕顿首道“官家,不知若到了那般时刻,我辈仍然要站在朝堂上照旧喋喋不休,争辩谁来当储君吗覆巢之下无完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宋若亡,储君何来”

    “是故,请官家乾坤定鼎,平息内乱,佑我大宋臣李纲,冒死上奏,以死谏之”

    李纲以头叩地,发出砰砰之声,而再次抬起头来时,这位老臣额上鲜血迸流,苍首颤抖,老泪纵横。

    不少朝臣为之动容。

    王霖在殿后也暗暗点头。

    果然是忠肝义胆的当世名臣,心怀国事。

    李纲不是没有私心,但相对来说,李纲的私心算是很轻的了。至少与吕颐浩相比是如此。

    而且他也不是没有脑子的死谏,政治智慧极高。

    他这番义正辞严和层层叠进的建言,实际是走了曲线救国的策略。

    他没有直接去与吕颐浩这些人死扛,为赵桓做无谓的辩解,而是另起刀枪,直捣黄龙

    意思很明确,大宋现在不能乱,也乱不得为了大局,还是请皇帝你站出来一言定鼎,平息这场争端,也彻底浇灭一些人的非分之心

    而很显然,李纲的死谏达到了一定效果,也动摇了一些人,其实大宋如今的现状,朝堂衮衮诸公基本都洞彻心胸,只是各怀有私心罢了。

    吕颐浩见势不妙,立时也出班跪拜道“官家,李纲狂言妄议,诋毁朝廷和官家,口口声声大宋将亡,如此妖言惑众,动摇军心民心,真乃诛心之罪,当杀之,以正朝纲”

    很快就有白世忠这些人跳出来高声附和。

    仿佛一时间诋毁攻击赵桓的目标转移到了李纲身上。

    李纲怒形于色,突然站起身来,一把揪住吕颐浩,兜头就是一拳,口中怒斥道“吕元直,你这奸佞以私心代国事,蛊惑皇子夺嫡争位,罪该万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李纲这一拳就将吕颐浩打得鼻青脸肿。

    若非后面张邦昌和张叔夜这两人赶紧上前将两人扯开,估计吕颐浩会被盛怒之下的李纲打个半死。

    吕颐浩冠带散乱,面色惶怒,扬手指着李纲大叫道“李纲,你这老贼,好生狂悖无礼官家,此老贼目无朝纲,当殿殴打阁臣,当诛杀之”

    赵佶嘴角一抽,却一言不发。

    此时秦桧站了出来。

    此人是新科状元出身,虽然品阶不算高,但在翰林文臣中素有名声。

    秦桧向李纲拱手一礼,尔后微微一笑道“李相何必危言耸听又何必气急败坏、失了阁老的体面哪里来的外敌环伺西夏臣服大宋数十年,早就罢了刀兵。辽人虽窃取燕云,但此刻正被金人掠地,根本无力南下至于金人,与我大宋即将与金订立盟约,永为兄弟之邦”

    “而即便契丹贼心不死,但李相似乎忘了,我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