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三十八章与太上皇谈谈(第3/4页)

    旨谢恩”内阁所有官员同时拜下,看了一眼意气风发的杨广,所有人这才想起,从名义上来说,眼前这位才是如今大秦的内阁首辅,不由也是苦笑。

    楚一又拿出一张圣旨大声道“陛下有旨,调蒯通为兵部尚书,吕惠卿为户部尚书,章惇为工部尚书,魏征为刑部尚书、房玄龄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礼部尚书”

    楚一将两封圣旨递向一脸激动的杨广,心中暗暗叹息,在他看来,太上皇无论是能力还是对大秦帝国感情,都要远在这杨广之上。

    但不知为何,陛下却对杨广这个亡国之君极为信任,一心要将其放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

    “陛下让我告诉你,调走几位尚书后,各州所缺官员,由内阁商议之后报内书房”

    “臣尊旨”杨广心中明白,这是陛下对太上皇将自己从首辅位置上直接架空的补偿,以太上皇的身份,无论犯任何错误,贬斥到新州都已经是最大的惩罚了,当即大声答应。

    “调陈平为监察御史,范增为新州刺史”

    宣旨的声音在监察御史衙门响起,范增一脸黯然的离开了自己陛下即位后就由自己掌控的监察御史衙门。

    同时离开的还有原本大秦各部的官员,赵文这一次是完全将整个大秦的高层轮换了一遍。

    至于少府没有换,是因为刘邦的能力太强,完全不适合放到地方担任刺史,至于少府,本就是忠心于赵文的臣子最多的地方,还有一个万三千看着。

    无论刘邦做如何做,都无法瞒过这些人的眼睛。

    将这么多老臣一次放到地方,一是为了让这些老臣习惯一下现在的大秦,呆在高位时间太长,思想会变的固化,甚至变的没有进取精神。

    比如始皇帝,在赵文的印象中,向来是思虑长远的,但这一次却依然选择扶持文人打压武人。

    另一个就是为了放纵杨广。

    在赵文看来,大秦想要在短时间内爆发式的增加本土修士人数,将道法完全普及下去,只要杨广能够做到。

    不是因为杨广的能力,而是他的性格充满了冒险的基因。

    无论是谁来看,现在的大秦都应该以稳为主,肆意发展修炼文化,极为不利于大秦的统治。

    毕竟修士太多之后,朝廷极有可能会失控,在无法将修士压制下去。

    谁也不知道,什么地方会不会突然冒出一个天才,而修炼界的规矩就是强者通吃一切。

    所以提升修士的数量,极不符合大秦帝国的利益。

    但不符合大秦帝国的利益,却符合赵文这个世界之主的利益。

    如果大秦有数以百亿甚至将来上千亿的修士数量,别的不说,只是阵法和道法上,必然会有无数新奇的点子和思路,而这些新奇的点子和思路又会催动完善各种基础法则。

    只依靠自己一人,天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将基础法则补充完善。

    至于从其它世界之中带人回来,每个人领悟的方向各不相同,天知道要带回多少修士才能够将一个世界的法则完善起来。

    所以从内部发展,对于赵文来说是最简单也是最有可能做到的。

    这一点还是从凡人修仙传世界得到的灵感。

    凡人修仙传更高层次的世界有大罗金仙,但依然在底层世界散布着大量的灵根修士,怎么可能没有原因。

    当日赵文就曾将大秦的法则以灵根的形式送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