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备(第2/3页)

    但仍然能在士林有一席之地,就与他这样的圈子是分不开的,这往往是两三代才能形成的社会地位和人脉,对现在的庞雨来说还太遥

    远。庞雨端酒敬了一杯,放下酒杯后道,“安庆两座高楼都与先生的从祖有关,今日能在此楼饮酒,也是沾了贵祖的光。贵祖已如此了得,方才先生说叔侄同中进士,算来那侄

    子便是阮先生的叔父辈了,应当也是了不得的人物。”“与从祖同中进士那侄子,便是家父了。当年家父膝下无子,老夫是过继的,生父是家父的亲兄弟。” 阮大铖眼神有些迷离,“家父讳以鼎,咱们阮家啊,曾祖父上也是进士,曾官至巡抚,祖父当年科举不利,跟其他兄弟比起来,家境也是寻常,便要家父勤读书,家父勤学好问博览群书,当年与次祖一同中了进士,给祖父挣足了脸面,之

    后家父一向在外为官。我是跟着祖父长大的,祖父也像当年督促家父那般,让我勤读书,将来要为官,诗书传家光耀门楣”

    他说到这里没有再说,庞雨哦了一声,没想到阮家已经是富过三代。听阮大铖这短短一段话,庞雨便可以猜到,阮家的曾祖父既然是进士出身当了大官,自然更看重读书好的儿子,阮大铖那祖父估计在家中受了轻视,对儿子和孙子的要求

    ,都是要读书出人头地。更何况阮大铖还是过继的,是个嗣子的身份,甚至庞雨猜想,阮大铖的生父可能读书不咋地,祖父才把聪明的阮大铖过继给中进士的儿子,这种特殊的身份,可能会对阮

    大铖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这么想来,阮大铖从幼时的境遇中,培养出来官瘾也是情理之中的。庞雨又敬了一杯,阮大铖脸上有些发红,但状态显然不错,应该是有些飘飘然,身体又没有不适,正是很多喝酒的人最喜欢的状态。今日他即将离乡,又喝多了酒,所以

    连身世都跟庞雨说了许多。阮大铖放下酒杯又接着道,“老夫自小也是如此勤勉读书,十七岁中举人,二十九岁中进士,没给家父丢脸。那一年啊,方家的方孔炤、方大同都是同年进士,方孔炤与老夫最为相得,就在几年之前,方以智还曾专门来怀宁,听从祖讲学离骚,老夫跟方家数代渊源了。当年方孔炤考得最好,入的二甲,三甲里面老夫名列第十,排在老

    夫后面的是候洵,然后是李春烨,再下来是魏大中,魏大中”阮大铖开始说到进士时,眼中光彩连闪,最后连说了几遍魏大中,神色便变得复杂,没有接着说下去,自顾自的端起酒喝了一杯。从他说到从祖阮自华之后,便没有再次

    一口菜,只是不停的喝酒。

    庞雨只知道方家对阮大铖若即若离,方孔炤在表面上还过得去,而方以智则敬而远之,那魏大中的事情,只是听阮大铖提过,但具体如何,庞雨也未细问。

    阮大铖情绪低落,大概想起一些往事。

    庞雨劝道,“阮先生满腹经纶,此去南京人文荟萃,其影响远胜安庆,先生总会有复起之时。”阮大铖摇头道,“今天下板荡,皇上最看重的是边才,自建奴入寇京师之后,皇上便疏远东林启用孤臣,东林从此势弱,复社的张溥更连京师都待不住,只能以丁忧之名逃

    返江南,这后面没有皇上的默许,温体仁是办不到的。由此便可见一斑,所谓人文,太平之时经世致用,方今之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