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零四章 杂务(第2/3页)

    铠甲,也没听说哪里擅长,眼下只能将就着用,就本官方方才说的标准,能做多少做多少。”

    余先生脸上皱成一团,嘶嘶的呼吸了片刻,“那将军何不做些鳞甲,这东西打制更容易,同样可以修补。”

    “此时我曾与先生说过,我营主要在大江沿线作战,鳞片对肌肤有损伤,必须在里面增加棉衣一类缓冲,夏日气候无法如此穿戴重甲,恐怕不太合适”

    “可冬季马上就要到了。”余先生埋着头,有点害怕的低声道,“冬季便可穿戴,流寇若是入了河南,明年春季之前大约一定会来,咱们这鳞甲,也是可以用到初夏的。”

    庞雨思索片刻后仔细的看了看余先生,“先生说得好像也有道理。”余先生原本有点紧张,因为他的观点和庞雨并不一致,此时听了庞雨的话,似乎自己的观点打动了上司,心中一松接着道,“最要紧是这鳞甲制作起来比锁子甲便捷,铁匠

    打好鳞片之后,钻孔可以由学徒做,编制和内衬可以由女人做。”

    庞雨有些动容,“先生是去铁匠铺看过”“大人交代的事情,小人自然要尽心尽力。跟桐城那张满寿谈了,这几日白天都在铁匠铺,知道大致的情形。鳞甲铁片要达到可用,需反复捶打,如此既坚固又轻便,之后在鳞片四角钻孔,再穿线编织成形,最后才是内衬,其所耗时间主要在铁片,需铁匠亲自动手,但打制起来也比那环锁便宜,之后的大可招来学徒现学现做。只要不误铁匠的工时,便做得快捷,反观那锁子甲,所有皆需铁匠动手,无论一镶四还是一镶六,皆甚为繁琐,此时还在编平板,之后还要成形,更有肩、脖、臂连接,不是熟手的

    话,恐怕一月难成一件,不敷大人急用,还颇费银钱”

    余先生打开了话匣子,侯书办和庞丁一直看他,又不停的打量庞雨的神色。

    庞雨待余先生说完,才满意的笑笑。这个余先生主理铠甲只有十天的样子,但能看出来是去下了功夫的,而且提出了他自己的见解,并非是那种呆板做事的人。

    回想了片刻后问道,“先生是浙江诸暨人”

    余先生赶紧回道,“小人是诸暨人。”

    “先生以前做过哪些差事”

    余先生恭敬的道,“小人在诸暨工房、户房当过书办,之后又去过府衙的户科,跟两位绍兴的先生学过五年。”“原来如此。”庞雨点点头,他记忆中绍兴确实出这类实务型的人才。与庞雨的印象有偏差的是,此时还没达到清代那样绍兴师爷遍天下的程度,但在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

    ,已经有大量绍兴人帮助官员处理实务,特别是在京师的户部,这种财会人员基本被绍兴人垄断,技能传授也在绍兴人的范围,这是清代绍兴师爷形成的基础。但余先生提的方案跟庞雨的预计有比较大的差别,在长江沿线通用性最好就是锁子甲,鳞甲一旦到了夏天就无法使用,特别是在五月至八月,庞雨自己试过,若是在六月

    间穿上重甲,站十分钟就基本没有战斗力了。重量至少在四十斤,桐城甚至造出过六十斤的,这对行军是巨大的压力,穿戴又颇为耗时,面对以骑兵为主的流寇时,一旦遭遇舒城那样的突袭,这些重甲兵还没穿戴好

    可能就崩溃了。

    侯先生咳嗽一声,打破了堂中的安静,他对着庞雨低声道,“若是造了这鳞甲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