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一十章 城楼(第2/5页)

    。”庞雨又看了杨卓然两眼,史可法是崇祯元年三榜二十六名,杨卓然说出自己名次,刚好低了那么两名,既暗示比史可法这个上官有差距,又拉近了距离,看来这个新知县

    也颇为老道。果然史可法笑容更加亲切,杨卓然顺势把话题引到了科举圈子,此时科举确实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中进士的读书人毕竟是极少数,这条路上需要多年努力,大多数人都有共同的心路历程,同时又是官场的人脉资源,能展开的话题很多。上次庞雨在桐城陪同史可法和皮应举的时候,才知道史可法和皮应举也是同年,两人那个亲热劲,

    比亲兄弟差不了多少,一说起来就没完,回到安庆还一同去拜访刘若宰的府邸。

    果然这两人也很快聊起了两届的同年,说到好几个熟识的人,互相交换了一下各自了解的这些人升迁消息,片刻功夫便亲近了许多。科举圈子的人,庞雨自然一个也不认识,连听也没听过,旁边的潘可大估计也差不多,庞雨眼角发觉潘可大几次想打哈欠。两人都不敢打扰两个文官,后面的一千多大军

    就这样在官道上等候。时间其实也并不久,但庞雨听得想打瞌睡时,此时史可法才开始介绍救援的将官,潘可大和庞雨面对一个七品知县,规规矩矩的执下官礼,杨卓然也坦然受了,但姿态并

    不高,语气十分谦和,让庞雨对他印象稍稍改观。

    那杨卓然扶起庞雨之后,又多打量了庞雨几眼,显然听过庞雨的名声。

    接着杨卓然介绍了县衙的佐贰官,后面的六房司吏则跳过,介绍了几个迎接的士绅代表,史可法应付这种场面倒是很有经验,主客相谈甚欢。

    仪式完毕后,两人一起向太湖城内走去,太湖县城虽然只有土墙,但六座城门倒是砖砌,每座城门上都有门楼,光看门楼还是颇有规格。一行准备从南门入城,史可法一边走动一边看着附近的土城,收起了方才的轻松,语气低沉的对杨卓然说道,“太湖年初被寇,杀戮惨烈。如今流寇再度出关,今日眼见如

    此城墙,本官甚为忧心。”“大人忧国忧民之胸怀,令下官感佩五内,确如大人所说,无城便无防。下官就任以来,只能殚精竭虑,想的都是如何保住太湖剩下这一点元气,这首要一点,便是要筑城

    ,有城方能壮民勇聚民气。”史可法大叫一声好,停下脚步有些激动的道,“又先与本官不谋而合,观年初之变,有城者得保,无城者受难,殷鉴不远啊。不但是县治要建城,凡百姓聚合之地,皆应结

    寨自保,流寇掠无所得,自当知难而退”庞雨知道史可法又要说他那一套结寨保平安的大论,他在桐城时已经多次说过,希望桐城的乡镇都自建堡寨。从地方官的角度,也许有一定道理,但作为管辖一个大地区

    的军事首长,光靠修寨子是无法获得胜利的。以庞雨的猜测,杨卓然很可能从府城打听到了些消息,才能一开口就切中史可法的心意。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杨卓然确实想修城,毕竟他刚刚上任,在任的几年之间难保

    不遭遇流寇入侵。

    看太湖的情况,有道土墙还好,能减少不少土石方的工作量,宿松和潜山这样的,连土城都没有,靠人力平地起城,不但要大量的钱粮支持,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就算是太湖,夯土包砖也是巨大的工作量,绝非短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