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零八章 令信(第2/3页)

    后的赞画军官上前一步,“接骑营塘报,太湖县鸡飞滩有四百流寇出山,确认为左金王一部,兹命令陆营第二司十一月九日前返回潜山天宁寨,收拢全司人马,设险固阵囤积粮草,以待后令。

    安庆守备营兵房赞画室。”

    令信字面很简单,但内容并不简单,明天就是九日,因为道台衙门给的命令是明天要赶到孔城镇,而赞画室要求回到潜山天宁寨,从挂车河这里出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识字的自己拿着看。”

    王增禄敲敲桌面,“这事难办,找各位一起来商议,有何主意就说出来。”

    为了显示自己夜读班的识字身份,吴达财伸手接过了军令,首先看到右侧十一位编号,守备营的军令格式与朝廷的不同,最右是编号,前四位是用天干地支,后面是七位数字,编制规则由赞画室定,编号上有赞画室的章,结尾部分有传令兵的姓名和兵牌号,甚至标记了口音。

    每次必须先由接收军令的赞画核对无误,才能转交主官。

    采用这种麻烦的方式,是因为收集到的情报表明,流贼经常伪造公文,并多次靠这一招破城和引官军入埋伏,所以也并非是守备营独家发明,涉及寇乱的各个地方都在改变公文编码。

    除了公文文号,其他的令牌、令箭也都有相应的对策。

    吴达财在军队久了,知道兵凶战危,凡是涉及军队的东西,往往都不怕麻烦。

    把令信传下去的时候,现场仍然很安静,众军官互相看着都没人先说话。

    按照守备营的制度,凡军议时参会者皆可以发言,而且不必按等级顺序,但大家此前都是听长官命令习惯了,此制度实行不久,大家还是不习惯,一般都是不愿先发言的。

    更何况军议都要作记录,此事是要违抗某一方的命令,两方都是上官,谁也得罪不起。

    王增禄见无人说话,直接点名道,“黄副把总。”

    黄副把总并不迟疑的道,“当以军情缓急来办,道台大人要咱们去桐城,是因三日前有流贼入枞阳,并烧毁社仓一处,但已被我守备营驻枞阳水营击溃,不过二三十人,是从小路经庐江来的,那条路水陆相间,走不了流寇大队,目前孔城镇已有第一司两个局镇守,流贼走不了大道去枞阳,不必为那么几十个流贼兴师动众。

    这种事已经遇得不少,咱们去枞阳多半多半又是白跑一趟,但太湖流寇查得明白,且有数百之多,若是上了驿道,就容易往内里走,到时候追起来就麻烦了。”

    “那黄副把总的意思是回潜山。”

    “下官建言回潜山,但若是大人说去枞阳,下官也定然遵从。”

    副把总发言比较干脆,王增禄点点头,又看向文书官,“涂先生有何见地。”

    众军官也都留意着,这个文书官以前并不在编制中,这次改编之后才正式成为军官,跟副千总同级。

    最先大家都以为是跟衙门里面的书手一般的人,帮着写写算算,所以军中常尊称先生。

    谁知道后面才发现,除了打仗之外,军中很多事情都要他同意,甚至包括军官晋升。

    分到第二司这个涂文书官三十多岁,从宿松来的,以前当过掌柜也在县衙做个书手,正好过年回乡逃过一劫,太湖城毁了之后逃到府城,一向是在中军写文书,被选为文书官到第二司,成了一个丘八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