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四十八章 博平(第2/3页)

    左右看了看,被抓的人只剩下四个,还有几个被其他清军分走了,那个女人瘫在地上,好半天才呻吟一声,谭癞子不敢去看她,另外两人则蹲坐在一旁

    ,没人敢说一句话。

    这一路清军骑兵就停留在八里庄,因为光线不好,又不能到处走,谭癞子也不知道清军规模,但数量肯定不少,其中有不少是他曾见过的亮甲鞑子。与谭癞子呆过的流寇营中不同,这股清军没有多少厮养,少部分带着一个骑马的奴才,有些根本就没有奴才。这些清军并非只停在八里庄内,也往周边乡间活动

    ,陆续抓来许多百姓。

    在天黑之前又有新的清军赶到,这些人也骑马,另外牵着骡子,但多半没有甲胄,到达后就开始安排吃饭和扎营。

    这些人很多说汉语,谭癞子能听懂大半,但他分不清他们的身份,或许跟魏庄头差不多。

    此时魏庄头慢悠悠的回来了,手中拿着一件黑乎乎的棉衣,谭癞子冷得全身颤抖,连忙双手来接。魏庄头却不递给他,戏谑的盯着抖动的谭癞子。

    谭癞子全身僵硬,往左一偏歪倒在地上,连忙又撑起来,对着魏庄头连连磕头。

    魏庄头又拿了片刻,才扔在了地上。

    “谢庄头赏”谭癞子赶紧一把抓起捂在胸前,然后挣扎着穿在身上。这件旧袄子不知庄头从那里找的,多半是哪个死人身上扒下来的,到处都是破洞,里面的棉花漏了不少,

    剩下的也结了块,整个袄子又硬又臭,远不如他原本那件,身体仍感觉冰寒彻骨,好在火头快起来了,趁着煮饭也能取暖。

    此时天已经黑了,庄内到处闪动着火光,清军的身形走动时,光影不停的变幻,听不懂的口音在远近响起,一切都是那么陌生。

    谭癞子脸色苍白的捂住棉袄,看着地上的灰烬嘴角抽动,“天杀的庞棍子跑哪去了,你快杀了这些天杀的鞑子。”

    东昌府博平县城外,安庆营立营城北,虽然连带民夫也只有两千多人,但携带了大量车架,营区仍相当庞大。

    此时已经接近子时,营区内已经安静下来,因为担心谍探,军队下了暗营,营区外围没有挖壕沟,用标枪作支架,然后拉了一根绳子就算营墙。

    这种下营方式安庆营常用,但此时清军已经开始往东来,这是相当冒险的,只是庞雨没有其他办法,因为土地实在太硬,如果非要挖,士兵将没有体力作战。

    庞雨只能增加了一倍的警戒兵力,沿着营墙部署哨兵,两个哨兵的间隔不能超过目视范围,每个旗队都要保留一个小队披甲,火炮都装填好朝向外围。外边的官道上,接连不断的百姓从北方而来,他们都是逃难来的,已经精疲力尽,虽然看到附近中有官军,也没有力气再逃窜,这种寒冬的天气,如果暴露在野

    外是极度危险的,无论百姓还是军队。

    博平城外有些房屋,里面的人基本都跑了。这些逃难来的百姓便砸开了门进去过夜,门板就用来烧火,博平城外烟雾缭绕。

    中军帐篷中庞雨还没有休息,庄朝正和蒋国用在检查夜间防御,没在帐篷中,陈如烈拿着一个烟筒在抽烟,涂典吏则不停在地图上标注,吴达财在给他帮忙。

    帐帘来开后几名卫兵端进来一盘烙饼和几碗热汤,帐中各人自去拿了,庞雨抓了饼子咬下去,发现里面没有肉,但也没有多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