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6章 换亲二合一(第3/5页)

    要担心,何况这春雪。”

    宋父哈哈笑着骂他,“等回去我说给你娘听。”

    “说就说。”宋三哥哄笑了人,方才安心。

    念着明日的归程,一行人总算睡了个安稳觉。

    第二日一早,他们将将洗漱起身,就有人来敲门。

    “宋叔,宋大哥、元修,牛车找到了,你们先收拾一下,待会吃过早饭就走。”

    这是秦春生的一个堂兄,家中做些跑商的生意,对县里更为熟悉,为人也更圆滑世故,故而秦家才让他跟着一道来。

    “哎,好嘞。”宋父应了一声,“东西马上就好。”

    其实行李的大头就是宋元修的笔墨纸砚,放进书箱就好,其余不过几件换洗衣物,要不了一炷香时间门就收拾妥当。

    饭菜是客栈小二送来的,三个人,三菜一汤,外加一碗大白米饭,人在外面,宋父伙食没敢省,吃的不错。

    又是两刻钟过去,一行十来人在客栈一楼会和。

    客栈里原本就住着不少书生,此时瞧着,竟有大半都赶在今天回去,听说,回去的牛车价钱都比来时要贵上一半。

    十几人坐了两架牛车,郑滔身上裹着厚厚的一层毯子,车帘紧闭,不敢叫透进一丝风来。

    来时期待满满的队伍,回去很有几分安静,纵是考到最后一场的宋元修几人也都默不吭声,抽出一本书来打发时间门。

    书生们这一车安静的可怕,后面跟着的亲眷们则要热闹的多,甭管考不考的中,地里粮食都得继续担心,从这场雪到对地里的影响,又说到家里的人口,粮食的紧缺,读书的费用,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各家的烦心事,若有去年早早卖了粮的,更是担忧的不行。

    回去比来时多费了一个时辰,直到申正才到了祁山镇。

    几人都不是一个村的,到了祁山镇就得各自分开。

    学生们不拘考的如何,总得回书院见过夫子。便是郑滔,几人劝着他先回家去,他也不肯,非要跟去书院,几人无法,只得多照顾着点。

    这厢,宋父回到熟悉的镇上,就彻底耐不住性子了。

    眼见小儿子走远,他叮嘱老三,“你在镇上等小六一起回去,我先走一步。”说着拎着行李就要走,把宋三哥唬了一跳,哭笑不得。

    “爹,你先回去,行李我待会给带回去。”

    “不用,我还没老呢。”宋父没好气道,“待会小六肯定回来,你帮他把东西拎上就成。”说完也不管他,自个乐颠颠走了。

    宋三哥无奈,瞧了眼宋父离开的方向,又瞧了瞧前方不远的书院,找了个小摊,花两文钱点了一壶茶水,热乎的茶水下肚,整个人仿佛都暖和起来。

    一路,宋父的脚步飞快,肩上的大包裹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步伐。

    终于赶在酉时一刻,宋父进入吴山村,也没惊动其他人,安生回了宋家。

    “当家的,你怎么回来了”

    宋母这几日心情都还不错,天气又晴了,前几日屋里潮湿被子都潮了,今日拿出来晒晒,趁着太阳下山刚准备收回去,就见本应该还在县里的老头子回来了。

    “下雪,我先回来了。”宋父将行李放下,粗粗喘了几口气,不等她发问忙继续道“小六回书院了,老三在镇上等他呢。”

    宋母横他一眼,“不是说在县里多待几天吗”

    “下雪了,大家都着急,而且元修有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