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96. 扫把星25 整个新年,阮柔拢共在……(第1/2页)

    整个新年, 阮柔拢共在水洼村待了五天,期间,将族里长辈拜访了个遍, 当然, 礼物和红包也没少送。

    至于目的,彼此心知肚明在阮家作妖的时候压住这一家子,以免给阮柔生事,接了礼, 自然要做事。

    当年的老村长早已退下,如今当家的是老阮村长的大儿子,人都称一声小阮村长。

    比起其父亲,小阮村长为人明显更为圆滑,譬如若还是老村长, 可能还会打圆场试图说和,但小阮村长明显非常识时务,在她答应帮忙给村中妇人的绣活牵桥搭线后,就非常痛快地答应了阮柔的要求,毕竟他家中也还有三个会做绣活的女人。

    不管出于何种心理, 但总归结果朝着好的方向, 阮柔对此十分满意。

    五天时间一过, 不再理会阮家人的各种言语, 直接收拾离开,而宅子则托付给了安婶子一家照顾。

    可以说,最后阮柔是顶着阮家人的咒骂走的, 本就不是多有耐心的人,做了几天戏,见还是不成索性破罐子破摔, 还甩了不少威胁,诸如什么去衙门告她不孝的,去绣坊哭诉找她麻烦的,阮柔通通没理会。

    天底下还没见过要一天没正经养过的孙女来孝顺的,按当下的子孙养老观念,就是阮大伯那一辈男丁全死光了也轮不到她一个孙女,故而对此她压根不担心,至于绣坊那儿,胖掌柜自会帮她周全,不过就是周全不了,问题也不大了。

    回去的路上,甚至想起阮家人的气急败坏,阮柔的心情都是美滋滋的,阮家人过得不好,她的任务可就稳了。

    不过,很快,阮柔就没有心思顾虑阮家人了,因为她忙于搬到县里。

    由此她的小作坊也可以升级成大作坊,不过,原先的一些老人都是家在县里或者下面村里的,其中有分之一表示不想离开,其实这一批绣娘的手艺还没学到能完全出师的程度,但阮柔没强求,索性放了人。

    至于剩下来的分之一,则态度很坚决地表示愿意跟阮柔一起走,其中,安婶子家的小云赫然在其中。

    对此,她欣然接受,并打算将她们真正培养出来,最好以后能带学徒,再不济教授一些新的绣法,以后就真的一辈子不愁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扩大自己的绣坊、以及赚更多的钱财,而这些都需要人。

    搬家的那一日,正是正月初十,她计划上元节绣坊先开一天,图个好彩头,后面再慢慢收拾。

    安婶子不放心女儿,带着一堆行李来送,至于其她绣娘,阮柔对她们的情况了解一点儿,大多数愿意送女儿来都只是为了让她们学一门赚钱的手艺将来好贴补家用,对女儿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故而基本没有家人来送。

    “好了,走吧。”阮柔坐在牛车上,眼见上下都已经收拾好,只留下两个人看守宅子,其她人都跟着一起走,浩浩荡荡,足足五辆马车,吸引十足人的目光。

    走出城外,阮柔眼尖,突然瞧见不远处亭台中胖掌柜的身影。

    待牛车走到近前,她下了牛车,笑道“掌柜的,怎么亲自来送了”

    “你这一走,可是把拢翠坊的生意带走了大半。”胖掌柜半是哀怨半是欣喜。

    “掌柜的,真是对不住,这些年多谢掌柜的照拂。但我手底下这么多人也得吃饭,以后若有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就是。”阮柔还是很感激胖掌柜的,不说别的,光说她几年前尚且年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