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二章 刻骨仇怨(第3/3页)

    。

    一时间,一种荒谬的想法浮现奚宣心头。

    难道,法海在恨?

    “奚宣,你明天去买点雄黄。”

    “雄黄?这个时令,买它做什么?”

    “让白琴苏喝下雄黄酒,只要她喝下没有任何反应,我就打消自己的顾虑,甚至会给她赔礼。”

    “但是,她喝下去之后,若有了变化。奚宣,你是帮我,还是帮她?”

    法海的表情,法海的话语,让奚宣终于明白,自己这位好友是认真的!但也正因认真,奚宣才更感荒谬。

    两难的选择,让奚宣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了。

    法海见状,叹了口气:“罢了,你出去吧。这件事情,就当我没有提过。”

    终于,法海说出了第一个自己出家之后的谎言。

    奚宣将信将疑的离开。

    第二日,法海一如往常,独自抓药。白琴苏也如往常,和奚宣有说有笑。

    只是当奚宣询问青湘吟去了哪里时,白琴苏有些支支吾吾。

    心思本就大大咧咧的他,并没有怀疑白琴苏的谎言,法海却是更加沉默。

    晚上:

    法海忽然说今天自己下厨,白琴苏也没多想,奚宣却紧张不已。

    很快,在灶台一阵忙活之后,一桌丰盛的素斋摆上了桌。

    奚宣本来紧张法海会不会端出所谓的雄黄酒,但看到法海不曾准备酒水时,便悄悄松了口气。

    白琴苏看着一桌的素斋,无喜无怒,却也不曾动筷。

    她看向法海,忽然问道:“法海,你一直戴着的佛珠呢?”

    法海笑了笑:“不小心断了。”

    白琴苏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桌上的菜,忽然出手敲在奚宣的后颈上。

    “呃!”

    一声闷哼,奚宣顿时昏了过去。

    法海笑道:“看来,白姑娘是不喜欢和尚做的素斋了。”

    白琴苏一脸复杂地看着法海:“这满是雄黄的饭菜,我不太明白。”

    “雄黄虽然有毒,但也有药用。用得好,还能调节身体,白姑娘多心了。”

    “是吗?”白琴苏却说道:“你的语气虽然平和,却一字一句都透着一股生疏,更隐藏着莫名的恨意。”

    “法海,你我无冤无仇,我不明白,你一个出家人,为何突然做下这等事情。”

    “白姑娘,只要你吃一口,就一口!只要你平安无事,法海保证三跪九叩,给你赔礼道歉!”

    “呵。”白琴苏轻笑一声,语气中说不出是轻蔑,还是冰冷:“如果,我不愿意呢?”

    “不愿意吗?”法海忽然说道:“白姑娘可知,法海活了多久?”

    白琴苏眉头微皱,不明所以。

    “我未出家前,曾是太史令麾下童子,跟随那位老爷子和太史监的师兄们前往洛阳游历,拜访故友。那一年,天宝元年。”

    白琴苏勃然色变,脸色霎时间白了!

    “那一日,龙脉悲鸣,邙山塌陷,末日水灾伴随形容不出的巨大蟒蛇。半个洛阳的子民啊,化作水中无数冤魂。”

    “老爷子护我一命,身死道消。师兄、同僚,为救百姓,凄惨捐躯。”

    “而后没过多久,失去龙脉相护的李唐盛世,爆发了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

    “长安繁华不再,狼烟四起!多少黎民哀嚎,血光四溅!无数凄厉悲哭,千里不绝!”

    法海缓缓起身,目光冷漠幽暗:“而这一切,都源自于那条莫名出现的白蟒蛇!”

    “白姑娘,我活了百年有余,虽不知自己为何青春常驻、身体不衰。但百年仇怨,刻骨铭心,纵然魂飞魄散,也不敢忘怀!”

    “今日,雄黄素斋,不过是为了验证一事。”

    “白姑娘,你若吃,我们还是朋友。”

    “若不吃,便恕法海今日要报长辈之仇!同僚之恨!百姓之冤!”

    【作者题外话】:小科普:

    把法海和洛阳的故事连接,是因为在白蛇传这个故事本身其实就是很多神鬼故事拼接而成。

    其中,水漫金山的典故,更有说法,其原型来自于《水漫洛城》。

    而水漫洛城先后发生的时间也大抵就在天宝年间,也就是唐玄宗执政时期。

    因此,彤山将这里做了时间线的连接。从水漫洛城到安史之乱,再到现在的唐后期的法海。

    关于空桑就是法海这件事情本身,来自于彤山对空桑的身世设定。

    法海,只是空桑在历史长河当中的一个角色。

    后续,现实发生的剧情线主要用来延伸出走阴十部之间的故事,以及空桑作为打更人如何成长的故事。

    而相关过去历史线的故事,则作为空桑本身、其伙伴的关联和女主的联系,这三个要素进行发展。

    请大家耐心翻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