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574. 二更君 该干的事儿(第1/4页)

    紫檀木的匣子打开, 里头却另有一个玉盒。

    严丝合缝、巧夺天工。

    魏明洗干净了手,轻手轻脚地将玉盒打开后,却见里头是柔密的黄缎铺着, 缎子之上,有一颗如同鸽卵般大小的丸药。

    细看,却原来外头是一层淡黄的蜡封。

    魏明小心端着那玉盒走来, 给皇帝过目。

    皇帝凝视了会儿, 又看向榻上的人。

    在他面前的自然是杨仪。

    一头乌发散着,苍白如纸的肤色, 颓然消散的神气儿。

    先前皇帝亲眼见到她的第一眼, 心中生出了一个大不祥的词。

    此时皇帝探手, 从魏明手中的玉盒内,捏住那蜡封药丸。

    他盯着那蜡封, 眸色闪烁片刻,手指间微微用力。

    极细微的一声响,蜡封裂开。

    里间,却是一颗淡金色的丸药,拇指大小。

    皇帝凝视的瞬间, 那丸药已经开始有些色变。

    他急忙示意, 旁边魏明上前, 用一枚玉勺接住。

    走到床边, 皇帝轻轻地捏开杨仪的嘴,将那丸药送到她的口中。

    杨仪的唇都干了, 但破损处, 仅仅有一点血渍渗出。

    她通身的血气都仿佛要枯竭。

    皇帝盯着她干涸的唇,问道“无根水呢。”

    魏明回身,从一个宫女手中的托盘中又取了一个金碗, 里头盛着半碗水。

    皇帝望着面前的金碗,似笑非笑地说道“说要无根水,便立刻下了雨。看样子是天意啊,天意,让永安侯命不该绝吧。”

    所谓“无根水”,便是天降之水,尚未落地,故而叫做“无根”。

    这种水一般是用来做药引之用。

    用金勺舀了水,送到杨仪的口中。

    那颗药丸遇到无根水,隐隐地便有化开的势头。

    “玉液琼浆无根水,何必虚妄求长生,呵”皇帝的手一松,叹息道“一切自有缘法,且尽人事而已。”

    长叹了声,皇帝负手向外走去。

    魏明本正目不转睛地看着榻上的杨仪,听见皇帝念了这声,忙转身跟着往外走去。

    来到外间,却见江太监站在那里,魏明暗暗示意,江公公才赶紧入内看护。

    俞星臣的马车向前,不知不觉行驶到了双溪茶楼左近,在柳树旁停下。

    原来之前小公爷陪着杨仪,远离定北城,不料却被陈献追上。

    陈十九一看杨仪的情形,不消说惊心动魄。

    “带她回京。”陈献狠狠地咬了咬唇,几乎把嘴唇咬破了,他望着黎渊道“从这里走运河道”

    黎渊问道“为何回京。”

    陈献道“是皇上的意思。”他补充了一句“是我在离京之时皇上格外叮嘱了一句。”

    那时候,皇帝已经听了北境的急报,知道杨仪已经病倒了。

    而皇帝说的那句话是“让她回京,回京才能有一线生机。”

    当时陈献还以为,皇帝在“胡言乱语”。

    杨仪何至于到那种“一线生机”的地步

    没想到,是一语成谶。

    黎渊本是不想听陈献所言,毕竟这违背了杨仪的意愿。

    而此刻杨仪已经昏迷不醒,竟仿佛奄奄一息。

    江太监在旁劝道“小公爷,若皇上有这话,那必定是有法子,天下之大,卧虎藏龙,京城又是能人聚汇之地,未必没有能救永安侯的灵药跟神医。也许到底试试看”

    黎渊深深吸气,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